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海關緝私部門通過開展專項行動,立案偵辦走私固體廢物案件192起,查獲各類涉案廢物28.55萬噸,偵破一批專業走私團伙。
記者前不久在于深圳舉辦的聯合國環境署第六屆區域化學品和廢物執法網絡業務交流活動上獲得上述消息。
化學品和廢物區域執法網絡是由聯合國環境署在東北亞、南亞和東南亞的25個國家執行的國際項目,旨在推動落實《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提高地區海關打擊管制化學品和廢物非法貿易的能力,提升地區執法網絡的合作效率,使其成為區域和國家層面執法合作的有效平臺。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該項目的參與國共查獲了603180噸廢物、26噸違禁化學品和500余噸消耗臭氧層物質。這些非法貨物的運輸占用了3萬個集裝箱,無害化處理相關廢物的管理費用高達3億美元。
聯合國環境署區域協調官安德魯·雷恩說:“違禁化學品、固體廢物等非法交易行為不會自行消失,各國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打擊相關犯罪行為。”
中國海關總署緝私局局長劉曉輝表示,中國海關緝私部門期待著通過包括化學品和廢物區域執法網絡在內的平臺,把海關、警方、環保等執法部門緊密聯合起來,共同打擊涉及化學品和廢物的違法犯罪。
據悉,本次交流活動由聯合國環境署主辦,中國海關總署緝私局承辦,會議主題為“亞太地區打擊環境污染犯罪的新階段”。這是該類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