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零時,省會市區正式供暖。在供暖第一天,本報記者兵分兩路實地走訪,發現多數居民家已暖意濃濃,有個別居民家暖氣不熱或尚未供暖。針對熱用戶反映的各類“暖問題”,記者分別聯系相關部門幫忙協調解決。如果您來電反映的“暖問題”尚未解答也別著急,我們會逐一關注。今日,本報的“供暖熱線”96399、88629260、88629426,將繼續為您開通。您在供暖前和供暖過程中遇到問題,隨時可以聯系我們。
多數居民家暖意濃濃室溫超過20℃
供暖第一天,記者走訪了河北師大宿舍、河紡小區南北區、東方名邸等多個小區,這些小區都已按時送暖,居民家逐漸暖和起來。通過溫度計現場測試,多數居民家室溫都超過20℃。
在河北師大宿舍居民馮娟(化名)家中,溫度計上顯示室溫為21℃。馮娟說,她所居住的小區每年基本上都會提前幾天供暖,而且溫度基本上保持在二十一二攝氏度。
在河紡小區南北區走訪時,多數居民家中也都暖意濃濃,用溫度表測試顯示,室溫都超過20℃。居民張盼(化名)告訴記者,今年小區供暖效果不錯。
記者從河紡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趙麗娟處了解到,所轄東方名邸小區來暖最早,11月8日就開始帶暖試運行,河紡小區南北區于11月14日晚開始供暖。“目前這幾個小區的供暖情況整體上都還不錯,多數居民都滿意!”
趙麗娟說,往年,河紡小區南區每到供暖期都是一塊“心病”,由于小區老舊,暖氣管網常年失修,跑冒滴漏的現象頻頻發生,每年供暖期供暖方由于擔心管道損壞都不敢給太大壓力,居民家中的暖氣基本都在十四五攝氏度,從2014年開始,小區對換熱站站內以及外管網進行了改造,2015年又進行了樓內濾管分支以及戶內“串改并”,后來由華電接手,各部門24小時值班緊盯供暖情況,供暖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有的居民家暖氣不熱室溫只有15℃
走訪時,記者發現仍有個別小區的暖氣“不給力”。
15日9時許,在新華區紅星國際小區8號樓居民黃女士家,記者看到,她穿著羽絨坎肩正忙著收拾屋子,“摸著暖氣片也不熱,待在屋里感到冷颼颼的。”此時,她家溫度計顯示室溫為15℃。記者觀察發現,她家三室兩廳的房子共安有5組暖氣片,每組暖氣片摸著都不熱,僅北側臥室暖氣片下方管道摸著溫溫的。走訪時,8號樓其他業主家也反映家里暖氣不熱。
當天,記者就此事聯系到了轄區供熱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答復說,已為該小區供熱,因上游熱源壓力小,溫度偏低所致,目前供熱不穩定,正在加緊調試過程中,預計需要1天至3天才能恢復正常。
無獨有偶,橋西區祥云國際小區東區2號樓王明(化名)家的暖氣也不熱,室溫只有13℃,“往年供暖第一天,我家暖氣至少是溫的,屋里不感覺冷,今年暖氣沒有一點熱乎勁兒。”
據悉,該小區為瑞帕克能源供熱。當天,記者聯系到了該供熱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已為該小區正常供暖,可能是個別業主家暖氣存在問題導致暖氣不熱,建議業主撥打公司客服電話,他們會派維修師傅上門為其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