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新標實施兩周
南京首次銷毀不合格進口碗
湯碗居然浸泡后會掉色?昨日,江蘇南京檢驗檢疫局對一批進口的日本湯碗判定為不合格,予以銷毀。記者了解到,這也是自今年10月19日《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新標準開始實施以來,南京地區查獲的首批進口不合格食品接觸產品。
據了解,南京一企業近日從日本進口一批逾百種、近兩萬件的食品接觸產品,貨值1733904日元。江蘇南京檢驗檢疫局抽樣送檢后卻發現,該批貨物中120個棕色湯碗,浸泡液有著色現象,貨值10200日元。
近年來,食品接觸材料因安全衛生隱患引發媒體熱議的事件屢屢發生,去年,歐盟通過RASFF對中國輸歐食品接觸材料發布不合格通報103起,涉及塑料、不銹鋼、陶瓷制品以及竹木餐具、不粘鍋等各類商品,我國在進口抽查中也屢屢發現不合格的食品接觸產品。
今年10月19日起,強制性國家標準《GB4806.1-2016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正式實施,新標準借鑒了歐盟對食品接觸材料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這批碗,就不符合對浸泡液“遷移試驗所得浸泡液無渾濁、沉淀、異臭等感官性的劣變”的規定,于是判為不合格產品。
江蘇南京檢驗檢疫局專業人士說,脫色試驗呈陽性的食品接觸產品在使用時可能導致色料進入食物中,如上述湯碗在遇到高溫時,棕色的顏料就可能沾染食品,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消費者:選購時應注意盡量避免顏色鮮艷的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或索取產品進口檢驗證書,以減少產品脫色風險。(通訊員 劉倩倩 周明 南京晨報記者 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