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未收先售” 大農機“展身手”——黑龍江秋收一線見聞
新華社哈爾濱9月29日電題:水稻“未收先售” 大農機“展身手”——黑龍江秋收一線見聞
金秋稻谷飄香,又到收獲季節。在三江平原腹地的濃江農場的稻田里,8臺聯合收割機正來回穿梭,金燦燦的水稻“過腹”后,不一會就裝滿了一車稻谷。
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上,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一陣風吹來,金黃色的稻海泛著波浪。濃江農場的種植大戶張月寶今年種了1330畝水稻,看著正在收獲的稻田,他滿臉笑容,將一粒稻谷放在嘴里使勁咬了一下,“咯噔”一聲。
“你看這顆粒多飽滿,根據前期測產,畝產能達到1200斤,又是一個豐收年。”張月寶說,豐收除了天幫忙,更重要的是農業科技的推廣,采用側深施肥技術,減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肥的利用效率,不但沒減產,每畝還增產50多斤。
讓張月寶高興的是水稻在收割前就預訂了出去。張月寶說,以前只知道把地種好,現在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今年采用“鴨稻”除草模式,發展了有機水稻110畝,“這些水稻早被預訂出去了”。
據濃江農場副場長劉寶介紹,全農場近60萬畝優質水稻豐收在望,將在未來10天左右的時間內,全部收獲完。其中10萬畝,已通過訂單,實現了“未收先售”。
黑龍江省樺川縣水稻種植戶李永前今年種了300畝水田,現在剛剛收獲完。他說,畝產有1200多斤,為了賣得好,今年不但精選優質稻米品種,還減少了農藥、化肥、除草劑的施用量。
“水稻產量雖然沒有太大提高,但品質提升了,還沒等收就被預定了,每畝收益近千元”。李永前說。
在黑龍江墾區洪河農場,曬場已鋪滿了稻谷。“今年又是個好年頭,我每天都會對新糧進行巡查管理,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在冊。同時,我還根據天氣變化及時通知種植戶對新糧進行遮蓋和晾曬,防止霉變。”曬場管理員蔡長青捧起一把剛收上來的稻谷,“你聞聞稻香的味”。
黑土地、大農機、鉚足勁、干金秋。黑龍江墾區八五二農場的“金戈鐵馬”可是“露足了臉”。在該農場的一塊大豆地,三輛大型收割機正在作業,這些聯合收割機集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收獲機械科技,配備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可以實現一天24小時不停歇作業,每小時收獲近100畝。
“以前幾天才能干完的話,現在幾個小時就能完事啦。”八五二農場種植大戶楊艷麗說,今年大豆喜獲豐收,每畝產量達到350多斤,這離不開大農機深松整地。
目前,黑龍江省秋收工作正陸續展開,從小鐮刀、小四輪耕作到大馬力農機衛星定位收割,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現代化的大農機“展身手”,確保顆粒歸倉。(新華社記者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