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ICO項目“出海”越南這件事情真的靠譜嗎?
這個問題需要從不同的出發點分開看,一種是“變質”的ICO項目,純粹是為騙錢。另一種是科技公司為了輸出金融科技。
以輸出技術來談,氪信CEO朱明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金融科技出海現在是伴隨著業務出海發展的,沒有業務載體的話純科技輸出很難。
在朱明杰看來,海外業務剛需是存在的。因為國內互聯網金融技術創新力度大,之前就有東南亞甚至歐洲美國的金融機構想與其合作。但是,對處于創業階段的公司,很難將海外市場作為主力發展方向。這和金融科技的發展路徑也是一致的,先業務創新,再科技創新,對東南亞這樣的海外市場,存在政策風險,基礎設施差,市場環境有差異,只有國內金融出海業務先鋪開了,科技出海才現實。
只是,目前并不知曉劉偉去越南想做的是90%的“紙上ICO”,還是那10%的金融科技。
據央行人士研究得出的結論,“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0%都不到。”
(出于保護隱私需要,劉偉為化名。部分圖片為資料圖,與本文無關)
原標題:從比特幣礦工到ICO莊家 這位90后已賺得數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