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17日出席《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發布式時表示,要積極探索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金雙軌制所導致的待遇差距過大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要高度重視和采取必要措施解決的時候了。
上述《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職工養老金收不抵支省份達14個,收支缺口達767億元,高于2010年。
遼寧黑龍江
缺口超百億元
《報告》顯示,在32個統籌單位中(31個省加上新疆兵團),如果剔除財政補貼,2010年有17個收不抵支,缺口達679億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雖然減少到14個,但收支缺口卻高于2010年,2011年達767億元。
其中,遼寧和黑龍江的缺口均超過100億元,天津、新疆兵團和吉林的缺口均在50億~100億元,河南、陜西、江西、湖南、廣西、上海、海南和重慶的缺口均在10億~50億元,河北的缺口達1.62億元;在18個征繳收入大于支出的省份中,廣東仍高達519億元,浙江、江蘇、北京和山東也在200億~300億元。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編寫的第二部年度養老金行業報告,它反映了2011年度中國養老金制度發展的整體狀況和改革動態。全書由主報告和11個分報告組成,分為養老金發展篇、改革篇、指數篇和動態篇四部分內容。
五年前出臺方案
至今無一試點實施
“目前社會上反映比較強烈的一個問題,就是在養老金待遇方面,由于雙軌制所導致的待遇差距過大問題,這個已經成為一個近年來人大、政協兩會之前和期間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金維剛認為,“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要高度重視和采取必要措施解決的時候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金維剛指出,要積極探索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特別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進五省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這個試點方案在2008年的時候國務院已經出臺,五個省市(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省市出臺正式實施方案,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改革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也反映了這個問題難度很大。
“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辦法總比問題多。”金維剛說,需要通過采取政策措施推動地方試點,逐步實行統一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從根本上解決雙軌制導致的養老金待遇上社會不公平問題。”
□延伸閱讀
“雙軌制”有多不公平?
N中廣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養老金雙軌制”的退休制度:企業職工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有消息稱,這使得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以達到3倍之多。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就表示,“現在國家公務員,包括事業單位職工,是不交五金的,養老保險是財政在支持的。而且他退休之后,退休金還比企業更高”,“雙軌制”造成了極大的不公平。宗慶后認為,改革已經很急迫。
隨著養老雙軌制的運行,它所造成的社會不公以及對社會就業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動的嚴重影響逐漸顯現。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認為,晚改不如早改。“雙軌制這種待遇的差距,已經影響到了政府的公信力”。
鄭秉文認為,對改革抵觸情緒最大的是以學校和醫院為主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他說,2008年年底,改革的消息在廣東省高校造成了普遍的恐慌。根據《南方周末》報道,幾個高校人事處的門檻都要踏平了,50多歲的教師、教授,紛紛去申請提前退休,想退到舊體制里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