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恒大健康集團(HK.0708)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公告,多項核心指標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會員消費額34.6億,同比大增139%;營業額31.33億,同比大增136%;毛利潤11.45億,同比增長35.3%。
分析認為,恒大養生谷獲得市場高度認可,是業績大幅增長的關鍵因素。據悉,恒大健康已布局12個養生谷,未來三年計劃實現布局50個以上,預計2021年陸續開業。作為恒大健康養生養老拳頭產品,恒大養生谷搭建會員制平臺,圍繞全齡化,提供多層次分級醫療服務、全齡化養生服務、高精準健康管理服務和多元化養老服務。此外,通過獨創的四大園,恒大養生谷可提供867項健康管理服務,滿足會員的全方位需求。
隨著公司大健康產業漸入佳境,恒大健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完成了全產業鏈布局,有望成為其業績增長新引擎。
2019年伊始,恒大入主瑞典新能源車企NEVS,籍此承襲了薩博頂尖制造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隨后又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行業前三的動力電池產能和源自日本的頂尖技術;緊接著與世界頂級超跑品牌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獲得強大的超級豪華整車研發制造能力;上周再入主荷蘭的輪轂電機巨頭,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生產能力和技術,完成全產業鏈布局。近日恒大宣布圍繞新能源車三大領域,與哈佛大學建立研發合作,讓其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方向越發清晰。
另一方面,恒大已在去年入股廣匯,擁有世界最大汽車銷售渠道,打通流通環節,等于許家印為恒大新能源汽車提前準備了1200個直達終端的觸點,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領先優勢明顯。
相較于大多數造車新勢力受困于量產交付,恒大健康副董事長彭建軍表示,恒大擁有已達到量產能力的瑞典特羅爾海坦研發制造基地,中國天津基地計劃今年6月全面投產,并正籌建上海與廣州基地,“計劃在3年內實現50-100萬輛產能建設,逐步實現量產”。
對于外界關注的產品最新進展,彭建軍透露,“恒大首款電動汽車是一款基于薩博鳳凰技術平臺開發的一款大眾化純電動汽車,擁有優秀的安全性能與操縱性能,并經過歐洲的嚴格檢測。”下一步,他表示恒大還將豐富產品線,開發并推出涵蓋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華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產品。
新能源汽車產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權威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600萬輛,具備萬億市場規模。
就在上周的恒大新能源汽車供應商峰會上,許家印表示:“恒大將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有市場人士認為,在技術優勢和全產業鏈的加持下,恒大新能源汽車準確抓住市場風口站上行業制高點,有望成為行業領軍者。這也意味著,在當前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恒大在助推中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道路上將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