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持續加碼新能源領域。1月24日,恒大健康(0708.HK)發布公告,以10.6億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第一大股東。這標志著,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完成又一重要布局,現已構建出“汽車設計研發+核心部件制造+整車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的全產業鏈體系。
恒大如何在在造車浪潮中突破重重關卡脫穎而出?
1月15日,恒大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以9.3億美元成功收購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并獲得多數董事席位,NEVS擁有工信部、發改委“雙資質”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此前,恒大集團以144.9億元的代價,持有廣匯集團合共40.964%股權,成為廣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1月24日,恒大健康(00708.HK)宣再有大動作!公司全資附屬恒大新能源動力科技(深圳)作為買方,擬向賣方科陸電子(002121.SZ)收購目標公司上海卡耐新能源58.07%股權,總代價約人民幣10.60億元。劍指被稱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
緣何要大手筆進軍動力電池產業?
動力電池類似于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此次恒大入主卡耐新能源或許正是因為,許家印深知‘得動力電池’就意味著贏得了新能源汽車競爭的先機。”一位資深汽車人士指出。
為什么選擇卡耐新能源?
據了解,卡耐新能源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構)與日本電池巨頭ENAX共同創立,技術來源于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小沢和典及其研發團隊。強大的技術優勢,讓其成為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此外,該公司還在全球擁有超300人的研發專家,技術團隊超1500人,其核心技術人才來自于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英耐時、韓國三星、LG化學等全球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并在中國和日本成立研究院,日本研究院執行院長安部浩司為全球著名的電池電解液科學家,是“功能性電解液”的發明者。超一流的專業團隊,為技術的迅速迭代更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能源汽車是資本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需求量大。從研發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巨額投入,因此雄厚資本支持必不可少。據恒大半年報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就達到530億,全年利潤有望超千億,強大的盈利能力成為恒大造車的堅實后盾。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面對即將到來的殘酷“淘汰賽”,只有在技術研發、核心零部件、整車制造與生產、營銷網絡、資本支持上站住腳,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前瞻性的戰略布局使得恒大造車贏得“開門紅”,在諸多優勢加持之下,恒大汽車帝國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