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農業部就2017年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和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舉行發布會。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由于目前玉米庫存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今年玉米市場價格將在前期恢復性上漲后,保持基本穩定。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農戶應根據市場行情有序售糧。
據唐珂介紹,2017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全年農產品市場運行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大宗農產品價格以穩為主,“市場定價”特征更為明顯。2017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小幅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大宗農產品仍處于庫存消化期,糧食價格總體穩中略降。
二是鮮活農產品價格先跌后漲,總體穩中略降。畜禽產品產需失衡,豬肉、禽肉、禽蛋上半年價格跌幅較大,下半年恢復性上漲。
三是國際市場對國內影響進一步加大,農產品進口繼續較快增長。2017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額、進口額和出口額均創歷史新高,國際國內市場聯動進一步增強,受需求拉動和進口價格優勢驅動,農產品進口增幅明顯大于出口,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大豆仍是農產品進口第一大品種,進口量達到8599.0萬噸,同比增15.8%。
唐珂說,展望2018年全年形勢,據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分析,預計隨著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今年稻谷小麥優質優價、市場購銷兩旺的特征將更為明顯;玉米庫存消化可能進一步加快,價格將在市場供求調節下小幅波動;油料、棉花、食糖等進口可能有所增加,部分品種下行壓力加大。
另外,影響農產品市場運行的因素很多,農業部認為2018年有四個問題需要引起重點關注。
一是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的下調影響。預計今年稻谷、小麥市場化購銷會進一步活躍,優質優價的特征也會進一步明顯。
二是玉米的產銷形勢的新變化需要引起重點關注。2017年玉米庫存消化進度超出預期,市場價格穩中趨強的走勢也超出預期。特別是11月底東北玉米購銷活躍,量價齊升,玉米種植效益明顯好于上年。據專家初步調度,預計2018年東北地區農戶玉米種植積極性提高,需要密切跟蹤農戶種植意向的變化,統籌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輪作休耕補助政策;繼續通過政策引導玉米生產向優勢區集中。
三是國際競爭加劇需要引起重點關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7年12月的最新預測,2017/2018年度全球谷物供應仍呈寬松的格局。預計2018年我國大宗農產品進口壓力依然較大,特色糧油、果蔬、水產品以及品牌食品的進口仍將快速增長。
四是宏觀面因素的傳導效應。近年來隨著農產品金融屬性的增強和農業產業化的提升,外部因素對農業影響不斷加深。2018年首先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化肥價格大幅上漲,推升農業生產成本,需做好春耕化肥供應保障,防止成本上升與糧價下行碰頭,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其次需關注通貨膨脹預期的升溫,理性看待牛羊肉等部分農產品價格的恢復上漲以及季節性、周期性波動,防止對農產品市場正常波動的過度炒作。最后需關注更加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特別是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國大幅度減稅、原油價格波動等外圍因素對農產品市場運行的影響。
2017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唐珂表示,在各部門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東北地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去年秋糧上市以后,玉米收購價穩中有漲,玉米種植效益明顯好于上年。玉米庫存消化進度超出預期,拍賣成交活躍,臨儲玉米庫存明顯下降。據專家初步預測,由于目前玉米庫存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今年玉米市場價格將在前期恢復性上漲后,保持基本穩定。農業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把握好中央儲備糧輪入輪出、臨儲玉米庫存消化的時機和節奏,防止出現價格大幅波動和大面積的“賣糧難”。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提醒廣大農戶,根據市場行情有序售糧,同時合理安排明年的春耕生產計劃,特別是玉米非優勢區域農戶不宜盲目擴大玉米種植,避免增產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