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8日訊 據央視報道,法新社、美國《華爾街日報》26日援引美國官員的話報道,華盛頓時間25日晚間7時許,美軍兩架B-52轟炸機進入我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并飛越釣魚島區域。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表示,中國軍隊進行了全程監視、及時識別,判明了美方飛機類別。他強調,中方有能力對相關空域實施有效管控。
【動態言論】
五角大樓:
一次計劃已久的演練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史蒂文·沃倫對美聯社記者說:“我們繼續遵循我方正常程序,包括沒有提交飛行計劃,事先沒有借助無線電通信,沒有登記我方頻率。”報道稱,這兩架轟炸機由關島美軍基地起飛,屬于一次計劃已久的演練,飛機上并沒有裝載武器,也沒有其他戰機護航。
此前美方已經聲明,不承認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也不會向中方提交飛行計劃。
在美國國務院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在被問及美軍此次行動是否加劇了緊張局勢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表示,美國不支持任何國家對不打算進入其領空的外國飛機實施防空識別區程序。美國沒有對外國飛機采取那樣的措施,也不認為其他國家應采取那樣的措施。普薩基同時重申,美國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這一點沒有改變。在被問及“派戰機是完全有必要的嗎?這難道不應該被視為反挑釁?”時,普薩基表示沒有更多評論。
我國防部:
有能力管控相關空域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27日就美國軍機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一事答記者問時指出,美軍飛機于北京時間26日11時至13時22分,沿我東海防空識別區東部邊緣南北方向往返飛行,位于釣魚島以東約200公里活動。中國軍隊進行了全程監視、及時識別,判明了美方飛機類別。
需要強調的是,中方依據東海防空識別區航空器識別規則公告,將對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的任何航空器的活動進行識別。中方有能力對相關空域實施有效管控。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也表示:“我想強調,中國政府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我們也有能力對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空域實施有效管控。”秦剛指出,中方根據《公告》的規定對兩架美軍飛機飛越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作出了反應。“我們將根據不同的情況,視可能面臨的威脅程度作出相應反應。”
【媒體觀察】
專家解析 美國有四大目的
軍事專家李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解析了美國此舉四大目的。
一是試探中國的反應;二是怕將來它要繼續進行偵察、巡邏或者刺探中國情報的行動會受到干擾;三是美國不希望失去在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和控制權,它要在這個地區當老大;四是要是給它的盟友或者“馬前卒”展示,還是我說了算,依然敢挑釁中國,你們將來還得聽我的。
一些西方分析師認為,美方行動意在向日本傳遞明確支持信號。而俄羅斯《晨報》26日文章稱,(美國此舉顯示)五角大樓拒絕遵守“中國規則”。
準備充分 中國反應很穩妥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少將指出,美國B-52轟炸機在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的第三天就到中國東海前飛行,這反映了美國一貫的霸權心理,對日本等國傳遞了相當不好的信號,不利于東海局勢的穩定,勢必將加劇東海的緊張局勢。
在談到中國軍方是否需要調整對美軍挑釁行為的力度時,羅援少將表示,防空識別區既不是軍事沖突區,也不是禁飛區,而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減少意外突發事件,給國土防衛以預警時間,起到“減震器”和“防火墻”的作用。中國既然設立了防空識別區,必然對外界的反應有充分的準備,也有能力對防空識別區進行警戒,因此,我們對美國轟炸機的這種行為不必大驚小怪,解決東海緊張問題還是應該通過外交渠道,中國軍方現階段的反應也很穩妥。
【權威釋疑】
進識別區 需提供4種識別方式
軍事專家尹卓介紹,對于進入防空識別區的航空器,國際通行做法是通過國際頻道進行識別,包括通報國籍以及飛機的航向、高度、航速等,如果發現它有非法進入我方領空的意圖,可能需要采取驅離等措施。
在中國政府23日發表的聲明中,要求位于東海防空識別區飛行的航空器,必須提供飛行計劃識別、無線電識別、應答機識別、標志識別四種識別方式,并服從東海防空識別區管理機構,即中國國防部或授權單位的指令。對不配合識別或者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采取防御性緊急處置措施。
尹卓說,中國軍隊有能力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實施有效管控,并將根據不同空中威脅采取相應措施。
【相關新聞】
英媒:多國宣布遵守中國防空識別區規則
英國媒體報道,韓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的航空管理機構日前表示,這些國家的航班若在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時將事先告知中國飛行計劃,并遵守識別區的相關規則。這一舉動有效承認了中國劃設該識別區的效力。
11月26日,日本航空、全日空航空等3家經營中日航線的航空公司按照中方的要求,于當天向中國政府提交了飛行計劃書。日本政府多次敦促日本航空等不要提交飛行計劃。為了優先確保乘客的安全,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公司等國內各航空公司26日向國土交通省報告稱,27日起將不向中方遞交途經該識別區的飛行計劃書。
【名詞點擊】
B-52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研制的八發動機遠程戰略轟炸機。1952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批生產型開始交付使用,1962年停止生產,總共生產了744架飛機。B-52現役76架,仍然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主力,美國空軍現在預算讓B-52一路服役至2050年。這使得其服役時間高達90年。美軍愿意讓B-52繼續服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B-52是美國戰略轟炸機當中可以發射巡航導彈的唯一機種。(據新華 央視 人民網 綜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