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拍下的這張動車駕駛室照片,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網絡圖片
針對網上熱傳廈門至寧波的動車司機,竟然在駕駛途中睡覺的說法,南昌鐵路局昨天回應稱,經查監控記錄,涉事的動車司機“不存在睡覺行為”,并且列車裝有警醒裝備,也不可能允許司機睡覺。
司機頭部倚靠椅背
“時速快到200,司機竟在睡覺!”日前,一位廈門網友在網上爆料稱,她在搭乘廈門至寧波東的D 3212次列車時,發現駕駛室的門開著,坐在駕駛座的司機正在睡覺。與此同時,網友拍攝的三張相關照片也開始在微博上流傳。照片顯示,當時夜幕已降臨,駕駛室的門的確開著,頭兩張照片中,司機的后腦靠在椅背上,有左偏,也有右偏。第三張拍攝的是列車內車廂門上部的顯示屏,當時車速是195km /h.
帖子被大量轉發,成為備受關注的“睡覺門”。網友“劉躍”不無擔憂地表示,“這是沒釀成事故,要是真出了事故就不會是司機靠在椅子上,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遇到錯誤糾正錯誤,如果真是乘客判斷有誤,那么相關部門也該警醒,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妨公開那段時間的機車錄像,以示公眾,不就完了”。
回應指網友誤傳
針對網上的質疑,南昌鐵路局于昨日17時45在官方微博上回應稱,“D 3212次動車的司機不存在睡覺行為,網友發帖純屬誤傳”。據介紹,當時該車駕駛室空調突發故障,司機臨時打開駕駛室門通風,途中曾一度將腦袋側靠在椅背上。此瞬間被網友拍照后,誤以為司機在打瞌睡,該網友出于好奇,將所謂司機“睡覺”照片傳至網上。回應中還表示,經調查當次列車的監控記錄,“列車全程未發生警醒提示,也沒有發生非正常停車現象,說明司機根本不存在睡覺行為”,當晚列車也安全抵達終點站寧波東站。
回應還提供了兩點司機“不可能睡覺”的主要理由。按照回應中的說法,網友發微博的時間是當日18時37分,“列車剛剛始發,這一時段正常情況下司機不可能睡覺”;另外,“動車組每運行50秒,司機必須踩一次警醒裝置,否則便會自動報警,報警后7秒內未采取措施將直接停車”。
駕駛室無監控錄像
盡管如此,回應并未讓所有網友信服。此外,根據列車時刻表,D 3212在廈門站的發車時間是17時09分,17時53分到達泉州,停車1分鐘,18時46分到達福州南。據此推算,回應中提到的18時37分,列車并非“剛剛始發”。對此,南昌鐵路局黨委宣傳部部長萬軍昨晚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稱,他也發現這個表述不嚴謹。“如果相對于比較長的運行時間,這個時間也可以被認為是剛開出不久”,他解釋說。
對于網友頗為關心的公開監控錄像的請求,萬軍表示,駕駛室中并沒有監控錄像,只有監控系統對列車運行的監控,鐵路局通過對這種監控系統調查,未發現運行中出現任何問題。南都記者還注意到,針對網友的質疑,萬軍已在自己的微博上跟很多網友做了解釋,甚至是激辯。他呼吁網民“尊重科學和事實”,并表示無論對錯,他都坦誠面對,“如果真睡覺,那我們一定有嚴正態度,但沒睡也不能冤枉了人家司機師傅”。
焦點問題
1為何不中途檢修?
萬軍:駕駛室出現空調故障可能會使駕駛員感到悶熱,但由于不是整車出現空調故障,所以不會中途停車檢修。駕駛室空調故障后,司機應該向機械師請求修理了,一般說來,如果是小問題當場可以修好,零部件壞了則需到下一站停車修理。這個微博發出時,應該是剛壞,機械師來修理前,司機開門通風后不久。
2可否公布監控錄像?
萬軍:駕駛室中是沒有監控錄像的,只有監控系統對列車的運行進行監控,監控數據通過讀卡器可以呈現出來類似心電圖的圖像。鐵路局通過對這種監控系統調查,沒有發現運行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因為根據動車操控系統,駕駛員每50秒需要踩一次警醒裝置,否則便會報警。我也向相關部門提出在網上公布這些監控數據,但整個監控圖比較大,沒法截取某一段,所以公布出來也比較困難。
3是否會處罰司機?
萬軍:在操作規定中,對列車駕駛的標準化流程有具體規定,比如何時加減速,對警醒裝置的操作等,但像姿勢等駕駛細節就沒有具體規定,這可能是鐵路較于民航存在差距的地方,鐵路局以后會對一些駕駛細節提醒司機。目前還沒有處罰該駕駛員的消息,因為這趟車在安全行車上沒出現問題,也正點到達了車站。(南方都市報記者 張東鋒 實習生 閆鵬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