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規模成倍增長 建設品質不斷提升
京津冀高速路網“主骨架”正在形成
2018年北京高速路建設里程超200公里,10條高速同時在建;未來兩三年,每年都有新高速開通。高速路網越織越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主骨架將形成,三地的通行時間在縮短,高速公路建設品質在提升
從空中俯瞰北京城,一張連接京津冀的高速路網越織越密。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以來,高速路網建設“跑步”前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主骨架加速伸展,形成在即。
高速網越織越密
以首都北京為起點,京津冀大地上的高速路網如蛛網般交織延伸開去,將三地節點城市一一串聯起來
新機場高速路、新機場北線高速路、京開高速拓寬工程(魏永路至西黃垡橋段)完工后,將構建圍繞新機場的“五縱兩橫”交通網及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主骨架;
服務于世園會、冬奧會的延崇高速、興延高速將大大提升京西北通道通行能力;
京秦高速北京段正加速向東推進,與河北段、天津段接駁,最終抵達秦皇島;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貫通成環后,將把北京、承德、廊坊、固安、張家口、崇禮等節點城市一一串聯起來……
以首都北京為起點,京津冀大地上的高速路網如蛛網般交織延伸開去。2018年,北京高速路建設里程超200公里,10條高速公路同時在建;未來兩三年,每年都有新高速公路開通,高速路網越織越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主骨架將形成。
“北京高速路進入建設黃金期,2017年9項同時在建,今年將達到10項。”北京市交通委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兩年內建成一條高速正在成為北京的新常態。
“十二五”期間,北京高速公路年均建設項目2項至3項,年均建設里程約70公里。2016年,北京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
“十三五”的頭兩年,北京高速公路建設規模成倍增長,高速公路每年建設項目7項至9項,在建高速公路總里程分別達到184公里和208公里。未來幾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有望被刷新為1300公里。京津冀三地的通行時間在縮短,高速公路品質建設在提升。
創新與建設同步
新技術的應用有力推進了高速公路建設,在建設規模成倍增長的同時,京津冀高速公路網建設創造了一個個奇跡
在建設規模成倍增長的同時,京津冀高速公路網建設還創造了一個個新奇跡:2016年開工的延崇高速公路9.4公里松山隧道刷新了北京最長隧道紀錄;2017年高速公路在建項目特大橋數量達到19座,創歷史新高;延崇高速橋隧比高達87%,2公里長隧道下穿媯水河;京秦高速6.3公里有28座橋,堪稱“橋上路”;興延高速山區段控制性工程梯子峪特大橋主墩高達48米;首都地區環線高速路(通州—大興段)將建設跨越北運河、潮白河的2座跨河橋……
新技術的應用有力推進了高速公路建設。在延崇、興延、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的節點工程中,都應用了BIM技術。新機場高速公路將開創國內大跨度橋梁原地集群式跨、穿鐵路轉體施工的先河,施工組織管理難度極大,工程將使用BIM技術,轉體前生成全程推演,精準計算,提高把控能力,降低安全風險。
高速公路工程還與自然景觀和諧共生,“綠色公路”理念貫穿建設全程。
作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重點項目,延崇高速一大亮點就是全國首批8個綠色公路示范工程之一。延崇高速規劃選線時確立的最優線位方案,因為要穿越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被“推倒重來”。方案修改后調整了自然保護區附近的隧道入口和立交位置,避開生態環境敏感區。
按照傳統,將鐵路、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路在地面上依次排開,寬度至少200米。若一層層疊起來,再加上旁邊的高鐵,100米寬的廊道就能容納4條線路,占地寬度縮減一半。
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新國門第一路”——新機場高速公路正在上演一場路軌共構的“空間戰”。在滿足服務新機場交通功能定位基礎上,該項目在長達7.9公里、高度近30米的共構體中,新機場高速公路、新機場軌道線、團河路自上而下三層疊落,這樣的路軌共構形式在北京尚屬首例。
路網在探索中延展
北京高速公路建設從規劃審批、生態環保、智能技術、集約用地、投資模式等方面嘗試新探索。目前北京高速公路PPP引資規模已達224億元
“放管服”的理念,加快了“交通先行”的步伐。2017年3月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批復時,約2.1公里工程已經提前進場推進,“一會三函”機制使重點項目如期開工。
北京高速公路建設從規劃審批、生態環保、智能技術、集約用地、投資模式等方面嘗試著新的探索——當年立項當年開工,“一會三函”為高速公路建設提速;三線共構、四線共位、五線共廊,集約利用土地資源;采用PPP模式引資,轉換政府職能,減輕政府當期財政壓力。
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建設單位制定的工期計劃不再是簡單的竣工時間,而是按建設目標逐項倒排施工計劃、明確關鍵節點工期,發到工人手中的時間表更精確到天。
創新的理念還體現在智慧公路建設上,延崇高速公路將建設視頻、交通流、氣象、橋隧等基礎設施綜合交通數據感知體系,實現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行狀態的精準感知;建設具備人工智能特點的高速公路應急指揮和救援系統;運用基于車路協同等高新技術,面向奧運相關車輛提供自動化編隊行駛等功能,為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技術提供驗證平臺。
在建設理念之外,北京高速公路在推進PPP模式引資方面也走在了全國前列。作為2019年世園會、2022年冬奧會重點基礎設施配套項目,興延高速公路有望2018年年底全線貫通。這條路備受關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是全國首例通過公開招標確定社會投資人的高速公路PPP項目。
此外,北京陸續又完成了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新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北京段)PPP引資,使引資規模達到224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學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