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神八即將于今日早上5時58分發射。昨日,正在發射場一線緊張備戰的各系統多位航天專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連線采訪。
載人航天新聞發言人昨日宣布,按照規劃,神九神十將在明年發射并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但沒說明具體發射月份。本報記者從航天專家口中獲得了更明確的規劃:神九預計于明年3月發射,而神十擬在明年9月發射,神九和神十都可能載航天員進入太空,由航天員手動操控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
零窗口發射 一秒都不差
載人航天新聞發言人昨日宣布,本次發射將零窗口發射。
零窗口發射,意味著必須確定最佳時間,并在這個時間內一秒不差地發射,這對發射場系統的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發射場副總設計師鄭永煌告訴記者,發射場升級改進的自動點火系統為分秒不差提供了可能。此外,發射場還制定了更為嚴格完善的應急處理預案,一旦發射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能夠準確、快速進行定位、處理,確保不影響整個發射的持續時間。
唯一不可提前控制的因素實際上是天氣,這也是航天任務一般不提前發布精確發射日期的原因之一,而是會先發布一個時間段。不過,提前三天確定發射時間是可能的,因為發射場氣象系統已經具備了提前三天精確預報的能力。
鄭永煌說,神八發射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發射場流程時間最短的一次,神八與天宮一號的發射間隔僅僅30多天,而此間發射場要檢修載人航天發射塔,火箭飛船發射場系統要各自進行測試,火箭飛船要總裝和測試,各系統聯合測試、轉運、燃料加注……這些工作密集在一起,給發射場帶來挑戰,但是,在大家努力下,準備工作很順利,為零窗口發射奠定了基礎。
新一代運載火箭 運載能力超20噸
“不可否認,我國火箭目前離國際一流水平還有不少距離,但我們正在努力趕上。”載人航天火箭系統原總指揮黃春平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火箭的最大推力僅在12噸左右,而載人航天御用火箭長二F即使在改進后也只是達到了8噸多,已不能滿足我國下一步航天目標的要求。因為空間站的各個艙段至少都在10噸以上甚至達二三十噸。
黃春平透露,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研制順利,其中運載能力超過20噸的長征五號的研制工作已經有了重大突破,其將用于運送空間站的核心艙,而運載能力超過10噸的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也已經開始研制,其將用于運載貨運飛船等。長二F則將繼續用于載人飛船的運送。
據悉,我國更大運載能力的重型運載火箭的預研工作也已啟動。
一年內四次發射 長二F組批生產
黃春平的繼任者、火箭系統現任總指揮劉宇說,發射天宮一號的長二F與以往的長二F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研制隊伍按照首飛的標準對改進型長二F火箭進行質量控制,加大了推力。而且,載人航天進入密集發射時代。從今年9月發射天宮一號,到今天的神舟八號和明年的神九神十,一年之內長二F要將4個航天器送入太空。為此,此次執行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5枚火箭進行了組批生產——其中,2枚用于發射天宮一號(包含一枚備用),3枚用于發射神八到神十。
“接吻”過程將全程直播
載人飛船系統原總設計師戚發軔可以說是“神舟飛船之父”,1992年,已近花甲之年的他受命開始領銜研制神舟飛船。隨后,他與閩籍航天專家、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原總指揮黃春平一起,肩并肩將神一到神五和航天員楊利偉送到太空,雖于神六起退居顧問,卻一直跟蹤關注神舟飛船的后續研制和發展。
戚發軔告訴記者,神八與以往的飛船在外形上沒有區別,但有很大的技術改進,最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最大的區別是安裝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主動對接機構,這是任務要求必須具備的硬件條件。他說,中國自主研發的對接機構采用的是異體同構周邊式構型,對接后可形成0.8米的航天員轉移通道。此外,以往的飛船在天上最多只呆過5天,其設計自主飛行能力為57天,而神八起的系列飛船將跟天宮一號和以后的空間實驗室對接,在天上呆少則半月,多達數月甚至更長時間,因此,神八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改進,具有了在太空站停靠180天的能力。
戚發軔還說,為了便于地面觀測和控制對接,天宮一號和神八的艙內艙外都安裝了攝像頭,它們將一起記錄下天宮一號與神八接吻的全過程,而這也為直播提供了技術條件。“第一次空間交會對接,我們就全程直播,這在國際上是沒有先例的。全世界將用放大鏡來看。雖有風險,但我們坦然面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家軍說。
神九神十都可能載人
多名航天專家昨日披露,神九神十按計劃將分別于明年春天(大概在3月份)和明年秋天(9月份)發射,并相繼與天宮一號對接。神八將載仿真人上天,明年的兩次神舟對接任務至少有一次會搭載航天員上太空,如果神八對接和生命科學實驗順利,神九神十都可能載人入太空,兩名女航天員也可能參與神九或神十任務。
□大家來科普
火箭發射最怕四種天氣
載人航天火箭系統原總指揮黃春平告訴記者,火箭發射最怕的四種天氣因素:一是雷電,二是大風,三是大雨(雪),四是酷暑或寒冬。雷電會干擾火箭和飛船電子設備;大風會讓火箭姿態失穩;大雨(雪)會影響電路,不過短時間的小雨小雪不會影響發射;而高于40攝氏度或低于零下20攝氏度的高溫和低溫分別會造成火箭燃料的汽化和固化。(N本網記者 謝秋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