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之后的第一屆全國人大,將是首屆實現了基本“城鄉平權”的全國人大。
根據各地公布的信息,全國31個省區市新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將集中于今年1月召開,其中,22個省區市已確定于1月21日~27日召開。屆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將選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總數不超過3000人。這一日程安排符合《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下稱《選舉法》)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有關規定和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即將選出的這一屆全國人大,將首次落實2010年修改《選舉法》時所引入的一個“城鄉平權原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這也標志著我國各級人大自下而上地完成了這一原則的貫徹。
“更為平等的選舉”
由于時代背景等局限,城鄉代表比例不同這一曾被鄧小平稱作“不完全平等”的規定,一直延續了近60年。
1953年我國第一部《選舉法》規定,在選舉全國人大代表時,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的8倍。1995年我國第三次修改《選舉法》時,農村選民的選舉權被統一規定為城市選民的四分之一。
直到2010年修改《選舉法》時,根據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提到的“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判斷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已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向“過渡到更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選舉”這個鄧小平確定的目標再邁一步,于是才做出了上述原則性的修改。
復旦大學選舉與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咨詢專家浦興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從2010年開始,全國五級人大就開始逐級啟動換屆選舉,按照新《選舉法》的要求,首先在縣鄉基層實現城鄉代表相同比例的選舉,到目前為止,只剩下全國一級尚沒有實現。
“等這次集中開會過后,應該說近3年的努力,完整地落實了法律的要求,走完了一個周期。”他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就說,這次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是《選舉法》修改后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進行選舉。做好這次選舉工作,對于保障人民當家做主、廣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這不僅是實現了抽象意義上的平等權利,也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快,很多農村人口都已來到城市,他們亟須融入城市,如仍按照城高鄉低的代表比例,很大一部分戶籍仍在農村的“新城市(鎮)居民”將享受不到與城市其他居民同等的選舉權。另外,城鄉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有所緩解,這也為城鄉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選舉全國人大代表提供了有利條件。
浙江在2011年底的時候就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選民參與度都在99%以上,也有很多外來務工者主動登記成為選民。但是后者的操作流程相對復雜,比如登記外來務工人員的選民資料,需要由戶籍所在地開出選民證明,并由投票地接收,以避免重復投票。不過,也有當地鄉鎮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參政意愿其實還不夠強烈,除了一些典型的外來員工會成為各級人大代表外,多數務工人員對基層選舉的重視程度有限。
浙江在2011年底的時候就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選民參與度都在99%以上,也有很多外來務工者主動登記成為選民。但是后者的操作流程相對復雜,比如登記外來務工人員的選民資料,需要由戶籍所在地開出選民證明,并由投票地接收,以避免重復投票。不過,也有當地鄉鎮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參政意愿其實還不夠強烈,除了一些典型的外來員工會成為各級人大代表外,多數務工人員對基層選舉的重視程度有限。
新一屆全國人大面貌如何變?
據有關部門統計,此番換屆選舉將產生縣鄉兩級人大代表200多萬人,涉及縣級政權2000多個、鄉級政權3萬多個。參加縣級人大代表選舉的選民將達9億多人,參加鄉級人大代表選舉的選民達6億多人。到了省區市一級選舉全國人大代表,通常每個省區市的人大代表不過數百人,省級人大代表總數也不過萬余人。
不過,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級選舉,因為當選的代表將擁有對于包括憲法在內的所有重大法律和全國性的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和表決的權利。那么《選舉法》新原則將會對新一屆全國人大的面貌帶來什么改變呢?
根據法律,此次全國人大代表選舉首次實行“城鄉同比”,在按照人口數分配的2000名代表名額中,按城鄉約每67萬人分配1名代表。此外還有地區基本名額8名,以及應選的其他代表名額。參照我國近30年的人大代表數量在2900多人的慣例,新原則所涉及的需要調整的名額在三分之一左右。
不過,浦興祖認為,不同來源地代表的比例調整,并不會根本性地改變代表本身的成分。這首先是因為涉及“城鄉同比”問題的代表名額并非全部。
在他看來,第二個原因則是,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并不一定是其所代表社會階層的人士。也就是說,實際上被選出來代表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并不一定是農村居民。例如,居住在城市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通常比較容易當選,“他們的參政議政能力可能更強,代表履職效果更好?!?/P>
浦興祖同時強調,由于我國的人大代表不是專職的,所以如果當選代表并不是來源于其所代表的社會階層,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這一情況將對其持續深入了解有關階層的實情和訴求造成一定挑戰。(田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