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在密室里找尋各種提示信息
有時,一個小小的細節也會成為你逃脫的關鍵
“豬一樣的同伴”
目前,章凱的俱樂部里搭建了五種不同劇情的密室,近400組玩家參與游戲,成功逃脫的不到30組。玩家SUNNY認為,密室逃脫需要整個團隊緊密配合,分工有序,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作用。離開密室后,她反復思考逃脫過程中的失誤。“如果重來一次,不一定能成功,但可以走得更遠。”
“你們逃出來了嗎?”一扇密室門開,在外排號等候挑戰的年輕人問道。
“沒有,差一點,沒時間了。”答話的女孩面孔同樣年輕稚嫩。
“難嗎?難嗎?”等候者里同時有幾個人問起來。
“蠻難的!”女孩笑著低頭快速走過,和她的伙伴們碰面。幾個年輕人站在一面噴涂著真人密室逃脫圖案的墻壁前合影留念,叫喊著要發微博秀照片。逃脫失敗,似乎并沒有影響他們收獲快樂。
“密室逃脫的樂趣不僅在于能否成功逃脫,搜索線索、解開謎題的過程同樣很有趣。”27歲的章凱是這家真人密室逃脫俱樂部的負責人。他說,每次游戲結束時打開房門,都會看到不甘心的挑戰者們還在絞盡腦汁解謎。這時只要給一點小小的提示,玩家們就會恍然大悟,然后哈哈大笑,仿佛已經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就算只是解開了部分謎題,同樣會特別有成就感。如果最終成功逃出,那種快樂的心情是難以形容的,你會想嘗試其他的密室劇本,挑戰更高的難度。”他說,這種游戲很考驗玩家的智力,沒有人會在密室面前放棄思考。
“真是太遺憾了,我們差點就逃出來了!只差一步!”自由職業者趙孟雨說。為了尋找線索,他在密室里不停地挪動沙發、衣柜,智力游戲似乎變成了體力勞動。
作為一個剛接觸這種新鮮娛樂方式的年輕人,他和朋友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分別挑戰了《圈套》、《電鋸驚魂》兩個版本的密室,均告失敗。總結經驗時,他認為仔細檢查密室的布局擺設,盡快找出所有的線索是關鍵。
“我們都是第一次玩,沒有經驗,每次都有疏忽,遺漏了一個關鍵線索,導致一個密碼解不開,陷入了僵局。”他說。
同樣是第一次挑戰密室,24歲的文字工作者SUNNY也敗下陣來。“開始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后來才慢慢找到感覺,但時間已經不多了。大致可以猜測最后的結果,只是還無法得出完整的答案。”
SUNNY認為,密室逃脫需要整個團隊緊密配合,分工有序,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作用。“游戲時安排了一個隊長,這個隊長很重要,必須要分配每個人的任務,哪些人負責找線索,哪些人負責解謎。我們沒有經驗,要么大家都忙著找線索,要么都搶著解謎,結果‘全死了’。”
“如果重來一次,不一定能成功,但可以走得更遠。”離開密室后,她反復思考逃脫過程中的失誤。意猶未盡的她開玩笑說:“不怕神一樣的謎題,只怕豬一樣的同伴哇!”
密室外的墻壁上滿是愛好者們留下的涂鴉,其中不乏“×××蠢得像頭豬”、“隊長×××坑爹哇”這樣或發泄或調侃的語句。
雖然體驗密室的人越來越多,一些玩家群中也在互相交流失敗心得,但游戲的通過率仍然很低。目前,章凱的俱樂部里搭建了五種不同劇情的密室,近400組玩家參與游戲,成功逃脫的不到30組。
“初次來挑戰密室的人,基本上沒有成功逃出的。”章凱不無得意地說,“這些劇本都是我們精心設計、反復研究改良出來的,哪能那么容易就被破解了?”
章凱的弟弟章園負責密室謎題的設計更新。游戲開始前,他會給挑戰團隊介紹游戲劇情、注意事項,并提供一些線索暗示。“可惜,領悟到我的意圖的人并不多。比如說我提醒他們‘不要動’,他們還是會亂翻,結果把線索破壞了,逃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