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演艦船航行路線
海都閩南網訊 據俄羅斯國防部機關報《紅星報》17日報道,即將于4月22日在中國青島附近黃海海域舉行的中俄海軍聯合演習想定設計了各種聯合行動方案,既有反海盜,也有反恐科目。
據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分析,這次的地點比較敏感。從演習的科目看,很有可能包括如何奪取戰區制空權、制海權、制電磁權等。
演習結束后將舉行盛大閱兵式
即將舉行的中俄海軍聯合演習想定設計了各種聯合行動方案,既有反海盜,也有反恐科目。中俄軍艦將聯合演練海上補給、強渡危險海區、使用各種類型的武器打擊海上和空中目標等科目,還將展開聯合搜救行動,救助遇險船只。另外,在亞丁灣反海盜護航行動中,在保障民用船只航行安全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的中俄海軍,還將充分展現在護航、解救被劫船只等任務中的聯合行動水平。在所有演習計劃完成后,兩國海軍還將在黃海水域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此前太平洋艦隊已經在中國參加過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和平使命-2005”聯合演習。
去年定下軍演
聯演將成常態合作
國防部稱,此次軍演是去年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訪俄時雙方共同商定的,雙方簽署了演習備忘錄。
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少將介紹,聯合軍事演習已經成為中俄兩軍常態化的合作形式。此次聯演是兩軍軍事合作框架內的正常安排。
演習的課題是“海上聯合防御和保交作戰”,按照作戰籌劃、實兵演習、海上閱兵和交流研討四個階段組織。
【觀點】
“中俄或將演習奪取制電磁權”
對于此次中俄軍演,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所研究員王酈久稱,從規模上看,此次演習的海上兵力規模較大,大于以前的演習規模。
王酈久認為,此次中俄演習有一個重要背景是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美國重返亞太后與韓國等國進行了一系列演習,將亞太以往的平靜打破。這引起太平洋周邊國家特別是中俄的關注和憂慮。從演習內容來看,這次演習主要是海上安全協作,并不針對第三國。
對于為何選擇在黃海海域演習,王酈久表示,黃海周邊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等國,由于朝核問題,中日、俄日的領土紛爭,目前這一地區并不太平。中俄在這一海域演習實際上是要傳遞一個信息,希望該海域各方能夠謹慎處理相關紛爭,避免該區域緊張事態升級。
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分析,這次的地點比較敏感。從演習的科目看,很有可能包括如何奪取戰區制空權、制海權、制電磁權等。
【釋疑】
演習地域為何選在黃海?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與中亞問題專家、邊境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刑廣程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中俄海上聯合軍演選在青島附近黃海海域有一定的技術原因,因為俄艦隊從北邊下來后首先到的就是黃海。
他表示,中俄之前搞了多次的陸上聯合演習,海上演習比較少。現在選在青島附近海域舉行海上演習,表明中俄軍事合作的面正在擴展,由陸地上的合作擴展到了海洋上的合作。他說,任何軍演都是象征性的,都有一定的預期目的。但不管怎樣來說,這次軍演都釋放了中俄兩國加強軍事合作的信號。
此外,就軍演地域觀察,我國艦艇編隊如果部署在青島附近黃海海域可以拱衛京津。而黃海歷來被稱為京津門戶。2010年,美國就把“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駛入黃海參加美韓軍演。韓國媒體就說過,“美航母一旦到達黃海,就可以像看自己的手掌心一樣觀察中國主要海軍基地和戰斗力。”(本報記者劉虎)
演習科目何為奪取制電磁權?
筆者認為,由“航母殺手”、大型反潛艦、防空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潛艇等組成的中俄海軍編隊更像是一個攻防兼備的大型遠洋作戰編隊。該編隊的對艦攻擊能力、反潛能力、電子戰能力不容小覷。
在具體演練中,俄方強調演習內容包括“共同強渡危險區域,使用各種武器殲滅海上和空中目標”。筆者認為,“各種武器”意味著除了動用導彈外,雙方軍艦在演習中將打開各型雷達、電子對抗裝置等,即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所說的奪取演習地域的制電磁權。
另外,美韓、美日在舉行此類海上演練時,都會出動反潛機、戰斗轟炸機等裝備配合艦艇編隊。而中俄此次海上聯合演習離雙方本土都不會很遠,這表明雙方還可能會派出海軍航空兵部隊,配合艦艇奪取制空權、制海權等。(本報記者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