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在英都鎮仕林村“黨建+”鄰里中心,七八位老人圍在茶桌旁泡茶“話仙”。健康驛站里,駐村醫生正在為老人測量血壓,現場一派其樂融融的場景。
“以前看病要走20多分鐘路程,很多老人不會騎車只能走路,非常不方便,現在5分鐘就可以到達,村里還定期開展便民義診活動。”村民柯水貫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他只要閑著沒事就來這里泡茶、下棋、打牌,生活很充實。
作為仕林村的駐村掛鉤醫生,陳春明最有發言權。“仕林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有280多名,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他們一生病,要走很遠的路才到診所,走不動的我就到村里載他們,檢查完再送他們回去。”陳春明告訴記者,如今,看病路程從20分鐘縮短至5分鐘,大大緩解了山區老人看病難題。
仕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柯清源介紹,仕林村位于英都鎮西北部,距鎮區有20公里,村委會辦公樓地勢較高,且路窄彎多。此外,村診所位置偏僻、條件簡陋,基礎設施達不到村級衛生室的標準和要求,不方便村民看病就醫,建設一個新辦公樓和村級衛生所是全體村民多年來的最大愿望。為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今年春節,仕林村召開鄉賢座談會,共籌得30萬元用于“黨建+”鄰里中心建設。
“‘黨建+’鄰里中心于今年3月著手建設,并于近期投入使用。”柯清源介紹,接下來,村里還將完善配套設施,配備棋牌室、投影儀,建設老年活動中心,村民既可以到這里看病,也可以休閑娛樂交流。
“針對村里留守老人眾多,老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我們還將探索建立山區長者食堂,托起老人幸福晚年。”柯清源表示,仕林村將繼續豐富為群眾辦實事的方式方法,聚力完善“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6項優質服務功能,不斷豐富拓展群眾所需所盼的其他功能,探索建設鄉村振興·政協委員工作室、鄉村振興·法律工作室,扎實推進更加便捷、更加平安、更加溫馨、更加幸福的“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記者 賴香珠 李想 見習記者 吳雪嬌 通訊員 黃小燕 洪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