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持續升溫電話幾乎被“打爆”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很多人關注著男嬰的情況。有的跑到事發地點,有的跑到派出所門口蹲守,有的則跑到醫院看望。他們有的希望領養男嬰,有的則是給他送來“溫暖”。
市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從昨天中午到下午,他們的辦公電話都快被這些愛心人士“打爆”了。
在美林江濱小區附近工作的小魏說,她只要想到小嬰兒被封在密閉的紙箱內,就覺得一陣心疼。“他的父母怎么會這么狠心拋棄他,還把他丟到垃圾堆,就不怕發生意外嗎?”說完,小魏的眼眶就紅了,她說自己打小就被抱養了,所以感同身受。在微信上看到男嬰的新聞后,就趕到事發地點,看不到男嬰后,又趕到了中醫院。
到中醫院看時,她還帶了3套嬰兒的衣服、奶粉奶瓶趕到了病房。“很多人關注男嬰的情況,我在母嬰店買這些嬰兒用品時,店老板娘聽說是給這個男嬰買的,就沒收我奶粉和奶瓶的錢,說是也要獻愛心。”
聽說男嬰會被送到市醫院,小魏默默說了一句“加油”,她相信男嬰一定會吉人天相的。
昨日17時許,家住成功雕像附近的陳女士看到“海絲商報”微信號推發的新聞后,她便將自家小寶之前穿的衣物全部翻了出來。記者在市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外看到陳女士,她正在整理嬰兒的帽子、衣服、襪子。50多件衣物都洗得很干凈,整齊地疊放在一起。
“我就想著這個小孩子應該沒衣服穿,所以想給他帶點衣物,也算是支持他。”陳女士說完,將衣物交給護士后就離開了。
今日0時,“海絲商報”微信公眾號關于男嬰的報道點擊量已超9萬,很多網友都在譴責男嬰父母的狠心,還有不少人表示要收養這個男嬰,幾個在哺乳期的寶媽還表示愿意幫忙喂養孩子。
昨日20時許,記者再次跟美林派出所聯系,民警表示,關于男嬰父母是誰,他們還在調查當中。
愛心人士在市醫院NICU病房外為孩子加油。
市民有意收養男嬰
記者在市醫院的采訪過程中,遇到十幾波趕來的群眾,他們均表示有意收養這個男嬰。
對此,記者咨詢了南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收養不得違背相關法律、法規:收養關系當事人應當親自到收養登記機關辦理成立收養關系的登記手續。
其中,收養人應滿足以下條件:1.無子女(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不受限制);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4.年滿30周歲;5.無配偶男性收養女性,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不受限制);6.只能收養一名(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不受限制);7.有配偶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需要注意的是,收養申請人參加非法組織、邪惡教派的;有買賣、虐待或遺棄兒童行為的;有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的;有犯罪記錄的;患甲類或乙類傳染病在傳染期,患精神病,有智力障礙等情況不得收養。
另外,收養人應向當地民政部門提交收養申請書和一些證明材料。包括,收養人雙方戶口簿、身份證,已婚者應帶結婚證;夫妻必須共同收養并同時到場辦理登記,一方不能到場,應書面委托另一方辦理委托,應須單位或村(居)委會證明簽章或經過公證;單位或村(居)委會出具的收養人家庭、婚姻、子女、職業、經濟、財產、撫養教育能力等情況證明;綜合性縣(市)級以上醫院出具的未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的身體健康檢查證明;患有不育癥的,應持不育癥證明;收養人經當地有關部門出具的收養人無子女的證明(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除外);收養棄嬰應持有當時公安部門出具的撿拾棄嬰兒童報案的證明等。(記者陳江濤 周海文 周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