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霞美鎮西山村改辦籃球邀請賽 移風易俗可節約三四百萬元
前日晚上,在鄉土味濃郁的“閩南風”解說中,南安霞美鎮西山村千余村民將村里新落成的燈光籃球場圍得水泄不通。當晚,西山村2015重陽節暨“禁普(佛生日)”籃球邀請賽開幕。很多村民說:“不過普渡,不請客喝酒,依然熱鬧有氣氛。”
農村較少見的大型戶外LED屏幕
村委 節約三四百萬元 移風易俗又健身
當天走進西山村,不見往常彩球滿村飄的景象,聽不到酒桌劃拳聲,取而代之的是村道口籃球場邊的拱門和海報,上面寫著“西山村2015重陽節暨‘禁普(佛生日)'籃球邀請賽”。
比賽時間未到,男女老少早已里三層外三層地將球場圍住。“這是我們村50年來的第一場籃球賽。”西山村村支書傅俊豪說,將普渡改為籃球比賽,既移風易俗,提倡簡辦民俗節日,避免鋪張浪費,又推動全民健身,村民們都很支持。“普渡改辦籃球比賽,可以為全村村民節約三四百萬元。”
鄉村不辦普渡改辦籃球比賽
為了讓比賽更熱烈,影響更大,熱心鄉賢還贊助10多萬元,并邀請周邊企業籃球隊和村級籃球隊,6支隊伍捉對較量,比賽間隙還有抽獎環節。同時,村里還特意將決賽安排在10月26日普渡當天,“這樣大家更顧不上做普渡了”。
舉行比賽的籃球場今年剛投入使用,是村里的第一個籃球場。西山村村委會主任傅育鋒介紹,這里原是塊雜地,由村里籌資三四百萬元,高標準地建設籃球場,配備電子記分牌、計時牌,并安裝照明燈和景觀燈,還環植香樟,使球場變成一個燈光球場、綠色球場。球場建成后,白天、晚上都有人來打球,許多村民離開酒桌和電視機,來球場上鍛煉。
村民球賽比看大戲爽村里更顯活力
“整天吃吃喝喝,也沒什么意思,現在誰都不缺吃喝。”村民傅先生說,現代人要有更文明的過法,把吃掉喝掉的錢拿出來辦點活動,村里也顯得更有活力,也更有凝聚力。
“不會進,不會進。”每逢西山隊的對手進攻投籃,村民黃阿姨都不禁喊了起來,樂得旁邊村民笑她:“你好顧家啊!”“我們家也決定不操辦普渡宴,佛生日那天自家吃個簡單的團圓宴,全家人都過來看球賽。”黃阿姨笑著說,“不用在廚房灶臺前忙個不停,我可高興了,而且這比賽比大戲更好看!”
說起“禁普”,來看球的黃先生連連稱贊,說解了自己一個大圍。原來,他在西山村有多戶親戚,每年普渡都要考慮接受哪家邀請,不去又怕對方認為不給面子,“今年這個頭疼的事兒就沒了”。
霞美鎮多為村民做實事好舉措都能得到支持
“西山村的做法很好,這也是西山村創建泉州市級文明鄉村的一項舉措”,霞美鎮委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各級政府大力推行移風易俗,取得良好效果。鎮里多個村落簡辦民俗節日,將民俗節日變成文化節、體育節,清山村辦起民俗文化節,長甲村辦起媽祖節籃球賽……各村以不同形式響應號召。
“村級組織要有力,就要多為村民著想,多做些公益的實事。”霞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山村“禁普”取得良好效果,跟村里一些舉措贏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有關。在西山村籃球場邊,豎著一塊約50平方米的大型戶外LED屏幕,這在鄉村是很少見的。(記者 黃耿煌 通訊員 劉好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