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演員,李安重用新人,而不以大牌大腕來做擔綱主演上的考量,一是片場好控制,方便實驗新技術新想法,這個習慣從《冰風暴》開始一直延續至今——大概是他在《理智與情感》上吃了大腕的虧。但最主要還是為了契合角色的氣質,絕不為商業賣座而妥協。這次選中毫無名氣的喬·阿爾文,打動李安的應該就是喬契合原著味道的外形,這個演員難得是雙重氣質,在他面無表情的時候,他的眼睛會說話,湛藍雙目有著迷惘和感傷的氣息,正好符合角色因劇情推動造成的心理波瀾,不管是在戰場還是秀場,半場候命時,他永遠有著一種“抽離開來,心不在場”的狀態。而在他笑時,你發現他不過是一個略為青澀的大男孩,陽光有親和力,所以他的隊友喜愛他,妹子待見他。
而他的隊友,包括李安大兒子,每個角色的性格都是內斂的,由于新技術從未有過的高清晰度,他們必須游走在扮演和記錄的邊緣,這個難度其實是相當高的。班長這一角色豎立得特別好,嚴厲不失率真,美國軍隊核心士官階層的標準像,辨識度抓得精準。范·迪塞爾的光頭造型和糙味,只能說剛剛好,驚喜的在于克里斯·塔克和史蒂夫·馬丁脫去諧星的面目,又帶點喜感,讓劇情沖突不那么沉悶,斯圖爾特的傷疤女加大姐氣質也能把握到美國藍領階層的實質,李安在演員指導上確實沒失過手,穩穩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