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奧斯卡之前頒出的各種大小獎項里,金球獎是最包羅萬象的:按大類以電影和電視劃分,這兩類又可分別細分為劇情類及音樂/喜劇類。正是因為獎項分類細致,相比其他獎項,金球獎里的黑馬與遺珠較為少見。不過,從第78屆金球獎入圍名單來看,除了受疫情因素影響,Netflix等平臺快馬加鞭趕超傳統電影公司之外,各種意外也是近年少見的。
女性與少數族裔作品大幅上升
現如今,平等與多元化的訴求已滲透進好萊塢的方方面面,每每有獎項名單公布,其公正性必然會被外界拿來審視一番。從這一點來看,本屆金球獎的這份提名名單,絕對相當過硬。
尤其是電影類的“最佳導演”入圍人選,五人中女性占據三席,分別為趙婷(《無依之地》)、雷吉娜·金(《邁阿密的一夜》)與埃默拉爾德·芬內爾(《前程似錦的女孩》)。要知道在金球獎的歷史上,過往僅有五位女性導演共計七次入圍過該獎項,分別是芭芭拉·史翠珊(《楊朵》和《潮浪王子》)、簡·坎皮恩(《鋼琴課》)、索菲亞·科波拉(《迷失東京》)、凱瑟琳·畢格羅(《拆彈部隊》和《獵殺本·拉登》)、艾娃·德約列(《塞爾瑪》)。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趙婷還是金球獎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亞裔女性。而雷吉娜·金和埃默拉爾德·芬內爾兩人都是“演而優則導”。前者手握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小金人,后者在《王冠》中飾演的卡米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還有不少獲得提名的作品,也出自少數族裔電影人之手。比如入圍最佳外語片獎的《米納里》由美籍韓裔李·以薩克·鄭執導,入圍電影劇情類最佳男女主角獎(查德維克·博斯曼與維奧拉·戴維斯)的《藍調天后》、入圍電影最佳男配角獎(丹尼爾·卡盧亞)與最佳原創歌曲獎的《耶穌是我同伙》、入圍電影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安德拉·戴)和最佳原創歌曲獎的《美國訴比莉·哈樂黛》三部作品的導演都為非裔。
梅姨領銜失落者排行榜
雖說金球獎提名的黑馬和遺珠年年有,但今年卻讓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吊詭的就是電影音樂/喜劇類中的《畢業舞會》一片。
這部由金牌劇集開發人瑞恩·墨菲(《歡樂合唱團》《美國犯罪故事》《宿敵》)執導的歌舞喜劇片,匯集了梅麗爾·斯特里普、詹姆斯·柯登、妮可·基德曼、凱麗·華盛頓等一眾知名演員,但影片的口碑卻是一瀉千里,“爛番茄”好評率迄今僅有56%。不過,克服七十高齡、在片中大展華麗舞姿的梅麗爾·斯特里普還是贏得了廣泛的好評。然而,本屆金球獎提名一出,真叫大家跌破眼鏡。
如果說,《畢業舞會》占了疫情新片少的便宜,入圍音樂/喜劇類的“最佳影片”多少還能讓人理解,那么梅姨沒能拿到一個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實在有些說不過去。莫名的是,同一部電影中表現平平的詹姆斯·柯登,居然入圍了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獎。這就更讓人為梅姨抱屈了。
此外,由斯派克·李執導的《誓血五人組》早前在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上大殺四方,到了金球獎這邊,則是一個提名都沒拿到手。在《米納里》中出演外婆的韓國老戲骨尹汝貞之前被預測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最熱門人選,如今也沒入圍金球獎。取而代之的是,之前沒什么動靜的《毛里塔尼亞人》里的朱迪·福斯特。如此一來,電影類最佳女配角獎反倒成了今年金球獎最有看點的獎項之一:格倫·克洛斯(《鄉下人的悲歌》)與奧利維婭·科爾曼(《父親》)這兩位金球獎的常勝將軍將上演一場終極對決。
電視方面,被評論界批得狗血淋頭的《艾米麗在巴黎》入圍了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女主角莉莉·柯林斯還獲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而HBO出品的高分劇集《我可以毀掉你》反倒被完全忽視。
奧斯卡風向標意義幾何
長時間以來,金球獎都被視為奧斯卡獎最重要的風向標。該獎項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其獎項結果也由協會中的90位成員(記者)投票決定。而奧斯卡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旗下的8000多位成員投票產生。這8000多人絕大多數是電影圈內的資深從業人員。單以決定獎項歸屬的人員構成來看的話,兩個獎項似乎沒什么交集。相比之下,反倒是各家工會的獎項更具前瞻性。
然而,金球獎的宣傳效應卻是頒獎季中其他獎項無法比擬的,畢竟它的盛大的紅毯儀式和頒獎禮就是奧斯卡最好的預熱。而且,金球獎的提名揭曉時,奧斯卡獎的投票往往尚未啟動。奧斯卡評委們大可先看看哪些影片入了金球獎的法眼,再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要對其特別關注一下。比如今年的奧斯卡提名投票時間是3月5日至3月10月,距離現在還有一個月,評委們不可能把每部有資格入圍的電影都看一遍,對很多人來說,以金球獎的提名名單按圖索驥才是省時省力的良策。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