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思聰不一樣,新海誠出道以來,都沒有提過家里的事情,還特意改了一個和家族無關的名字(“新津誠”改成“新海誠”)。一畢業,不想繼承家族企業的新海誠就進入游戲公司Falcom工作,從一個普通的動畫師開始做起。工作性質就跟所有IT宅男一樣,對著電腦啪啪啪,每天加班到深夜。新海誠說,當時,他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點,坐最晚的電車回家。在車上,他常常在想,自己這樣工作到底有什么意義?“感覺誰也沒有看到這么努力的我,我也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心意傳達出去。”
于是,新海誠就開始利用休息時間,創作自己的動畫。那時,新海誠做的都是幾十秒到幾分鐘的黑白短片。2000年,新海誠嘗試制作自己的第一部個人動畫《星之聲》,為了制作這部動畫,他甚至辭了職。這部動畫除了音樂之外,導演、劇本、演出、作畫、美術、剪輯都是新海誠自己弄的。人設雖然有點崩,可是背景CG已經美得一塌糊涂。這部作品讓他攬獲了各項大獎,也讓他正式出道了。后來他加入了動畫公司Comix Wave Films,又一步步通過《秒速5厘米》、《言葉之庭》等作品確立了自己的風格。
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在與家族企業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行業里,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獨立動畫制作者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動畫監督,這聽上去確實是個勵志故事。但在新海誠看來,自己主要是運氣好,趕上了好時候:“我猜年輕人都和我一樣,很想知道一個男孩遇到一個女孩之后,究竟會發生什么?但這樣的故事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而我們恰好拍了一部而已。很高興這能提升很多人對我的好感。無論是跟了我十年的團隊,還是第一次合作的團隊,能和 一個賣座的導演合作讓他們很有成就感。而一直關注我的影迷也終于揚眉吐氣了。”(記者 章琰 原標題:新海誠:我不想當 下一個宮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