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盧恒宇認為,《大圣歸來》的奇跡其實像是“孤品”,“是大家對多年國漫不出好作品的一種‘報復性觀影’。”他說自己身邊就有各種朋友在當時二刷和三刷該片,甚至有一個人去電影院看了七遍《大圣歸來》。
這種狂熱式的觀影讓各種人和錢都涌入動畫電影市場,以為動畫是個賺錢的途徑。動畫導演們不再像從前憂心投資,卻開始遭遇新的困境。以盧恒宇為例,他是2000級中央美術學院動畫系畢業生,幾乎算是中國動畫科班畢業生的早期代表之一。歷經十幾年在動畫市場上的磨練,他才培養起自己的團隊,擁有相對成熟的動畫制作能力。“中國動畫整體的工業生產水平起步沒多久,動畫專業人才也相對匱乏,與日本發展多年的工業體系相比,落后的是幾十年的差距。”這直接導致如今的國漫陷入一種“不缺錢,卻缺人缺作品”的境地。
再加上動畫制作周期相對較長,一般水平線以上的作品都需要至少兩至三年的打磨時間,而前期的投入也并非幾百萬元就能解決。“盧恒宇認為,這時候你就會發現,那些當時一擁而入的人開始抱怨拍動畫費錢和技術問題難解決,找各種理由退出動畫市場。”在如此浮躁的市場環境和并不成熟的工業制作體系下,寄希望于從業者的良心和個人能力去生產一部像《你的名字。》這樣的動畫工業精品,顯然并非一日之功就可實現。(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