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要不要做超越時代的電影格式,李安也經歷了內心掙扎:“要不要超過60幀,我經過一年的猶豫,最后決定拼了。我的骨子里有個聲音告訴我,就是要做120幀。”李安認為:“下決定不同于賭博,賭博輸了之后會很沮喪,但拍電影,做了決定,不論成敗都會很甘愿。最后不管結果是好是壞,都要勇于承受。”
談拍攝
沒有人可以求教,120幀就是為了想看清楚臉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李安也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煎熬,拍攝時屢屢碰壁,“沒有人可以求教,受到了很多打擊,問題接踵而來”;“每個鏡頭都會拍好幾次,一天拍不了幾個鏡頭”;“到后期的時候,大家都很可憐,像是拉著手一起喂獅子,大概這樣折騰了一年。”
技術上的難題并不是李安最憂心的,溝通上的瓶頸才是李安最苦惱的事情:“跟片商打交道是最難的,只能連哄帶騙,要找到讓他們相信的理由。”他笑著講述了與片商交涉的故事:“當時片商跟我商量,別拍60幀,做不了的;我就回答道,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不拍60幀了,片商很開心,壞消息是要拍120幀的,但是一般電影是24幀,電視是30幀,120幀是所有的倍數,什么都能放,就把片商‘騙’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