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何去何從》“血淚殤歌”版終極海報
由河北青山綠水文化傳播公司出品,朗克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怡然自德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發行,取材于真實歷史事件的反戰題材電影《何去何從》,今日發布了終極預告和終極海報。預告片里中泉英雄如同浴血修羅大開殺戒,海報中卻沉重的低下了頭顱,不禁讓人好奇在戰爭面前,他經歷了怎樣的磨難。該片已定檔10月28日全國上映。
中泉英雄“浴血成魔”大開殺戒 殘酷戰爭拷問人性“何去何從”
在預告片開頭,中泉英雄飾演的石橋面露猙獰,血淚留下也遮不住眼中的癲狂。“入了魔”的他對“自己人”大開殺戒,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同為被征召的士兵,此時為何自相殘殺。與這些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預告片后半部分石橋與善良中國村民們和諧共處,并被奉為英雄則更顯戲劇性,誰知安靜的生活最終還是被打破。認出了石橋身份的村民詰問大家知不知道他怎么殺中國人,而畫面一轉,日本軍官卻稱他為帝國的恥辱,此中發生了什么不禁令人好奇。在預告片中,殘酷戰爭中的悲歡離合與人性的泯滅表現得淋漓盡致,中泉英雄的血淚屠殺與村民們的悲慘下場,共同鋪就了一支振聾發聵的往生殤歌。
與預告片一同發布的海報中,主題灰色基調下有著泛黃斑駁的印記,似乎一段塵封的歷史緩緩展開。畫面中烽火不斷墜落,戰地星火點點,四處飛濺的彈光炮火還原了戰地中危急場景,凸顯了戰事的殘酷。主人公石橋身穿日本兵軍服,臉上胡茬叢生盡顯滄桑,目光凝重地望向畫面下方,那是石橋正教女童在沙地中畫畫的場景。戰爭的侵略者與家園的守護者此時沒有國別與身份的束縛而其樂融融,與殘酷的戰爭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取材真實日本士兵日記 獨特視角還原塵封往事
電影《何去何從》取材自一本真實的“日本兵日記”,日記中記錄了昭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至昭和八年四月七日(1932年-1933年)期間日本攻打河北喜峰口那段殘酷的行軍作戰歷程。那時中國局勢動蕩不安正處于內憂外患當中,百姓生活貧困艱苦,又加上自然災害莊稼顆粒無收,傷病挨餓死了不少人。惡劣的環境下侵華戰爭爆發了,日軍甚至把中國人當做活靶射殺就連孩童也不放過,為了掩蓋殘忍行徑,還經常放火燒毀整個村莊試圖抹平罪證。
日記的主人也就是電影的主人公石橋,影片借由一個普通日本士兵的視角還原講述了當年那段歷史往事,希望通過本片揭示戰爭的殘酷無情,引發觀眾對人性與戰爭的反思,呼吁和平。
電影《何去何從》由河北青山綠水文化傳播公司出品,朗克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怡然自德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發行,該片將于10月28日登陸全國影院。
電影《何去何從》取材自真實“滿洲出征日記”
憤怒的村民將中泉英雄五花大綁
李婳飾演石橋新婚妻子
千里尋夫的石橋妻子淪為慰安婦
戰爭面前石橋不知何去何從
中泉英雄飾演被征召入伍的畫家石橋
中泉英雄浴血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