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電影大多以黑白色調為主,這是您的安排,還是同回族的習俗有關?
王學博:首先,黑色跟死亡關系最近,還有白色。我實際上之前也參考了一些米勒和懷斯的畫,特別是懷斯的畫,他這種黑白黃的色彩搭配,我覺得挺吸引我的。因為我們拍的也是黃土地,這個背景色首先是避不掉的。黑色和白色是跟死亡的主題貼得最近,所以說黑色就是最主要的,在比較飄逸的地方我就會讓白色更彰顯一些,這個確實是之前設計的。
網易娛樂:電影里有很多長鏡頭,這是您自己想要形成的一種影像風格嗎?長鏡頭的風格,是否也參照了一些國內外此類藝術導演的作品?
王學博:首先,我以前確實特別喜歡像安哲,像塔爾科夫斯基,包括侯孝賢和阿巴斯,他們的電影我都很喜歡。但最初創作這部片子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想以一個客觀的視角,一個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去呈現。所以,我當時并沒有完全想讓這部片子形成一種長鏡頭的規劃,或者說一定要堅持這樣的一個形式感。拍攝的時候,我們演員的表演還是比較流暢,因為我們拍的跟他的生活貼得比較近,所以他們在表演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多的問題和氣口。
所以我覺得長鏡頭下來的話,演員的表演很自然,也很流暢。其實我拍的時候也選取了很多其他的角度和景別,不過在后期剪輯的時候覺得長鏡頭挺流暢,就沒有剪掉,是這樣的。
網易娛樂:電影里畫面的比例是4:3,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也跟您參照了一些畫家的作品有關嗎?
王學博:對,因為我在開拍半年前,就跟攝影師王維華聊過這個問題。首先,中國拍西北是有傳統的,包括第五代導演的《黃土地》、《紅高粱》,都是拍西北那邊。所以,我想有一些相對新一點的表達方式吧,產生一些影像的感覺,所以我們就聊到了一些畫作。當時我給他看了一些米勒的畫,攝影師也覺得比較興奮,我們就決定用一些有繪畫感的、比較古典的方式來呈現這個故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