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12日電(記者王玉山、李國利)因海基測量的需要,1975年4月8日,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籌建指揮部正式成立,測量船、主碼頭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同步建設,開啟了中國航天人追夢深藍的光輝篇章。
資料圖:遠望1號船(2011年11月27日攝)。 新華社發(郭長耀 攝)
遠望1號、2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遠洋航天測量船,分別于1977年、1978年建成下水,船長191米,型寬22.6米,高37.2米,滿載吃水8.87米,滿載排水量21594噸,最大航速20節。1979年底,遠望1號、2號船先后交付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從此,我國成為繼美、蘇、法之后第四個擁有航天測量船的國家。
2010年,遠望1號船光榮退役,回歸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用于愛國主義教育和航天、航海、造船技術等科普教育展覽。2009年,遠望2號船退出海上測控舞臺后,主要擔負在軌航天器長期管理、模擬訓練中心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等任務。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遠望3號船建成并投入使用。這艘船是我國第二代綜合性遠洋航天測量船,集中了當時的科學技術精華,匯集了當時船舶、機械、電子、氣象、通信、計算機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船長180米,型寬22.2米,高36.4米,滿載吃水7.98米,滿載排水量16792噸,最大航速20節。
遠望3號船建造的同期,綜合考慮到建造費用、周期等方面原因,新建遠望4號船計劃調整為改裝舊船。1999年,“向陽紅10號”改建成遠望4號船并交付使用。船長156.2米,型寬20.6米,高39米,平均吃水7.62米,滿載排水量12785噸,最大航速20節。這艘船已于2011年退役。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2006年起,開始建造遠望5號、6號船。這對“姊妹船”是我國第三代綜合性遠洋航天測量船,船長222.2米,型寬25.2米,高40.85米,滿載吃水8.2米,滿載排水量24966噸,最大航速20節。入列后,兩艘船迅速成長為海上測控中堅力量。
作為我國最新一代遠洋航天測量船,遠望7號船于2012年9月20日批準立項,2014年10月10日在江南造船集團公司開工建造,歷時18個月建成。船長220多米、高40余米,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可抗12級臺風,自給力100天,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北緯60度以內的海域執行任務,同時滿足特定航道的航行要求。
(背景資料:我國“遠望號”航天遠洋測量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