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天龍八部》中,武功最高的是少林寺藏經閣的一個無名老和尚;在晉江池店御輦村安息堂里,也隱藏著這么一名年過花甲的“高人”。老人名叫曾加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他,在村民口中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子。
花草樹木“雕”成動物造型
“高手在民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和欣賞美的眼睛。”第一次知道曾老伯,記者是從御輦村民曾先生的微信圈里看到的。最近,曾先生在微信圈里發了一條他在村里安息堂的新發現,里面的花草樹木都被人雕塑出各種人物和動物的造型,栩栩如生。
昨日上午,在曾先生的帶領下,網記者來到該村安息堂找到了曾老伯。他笑著稱,那些花草都還沒有真正成型呢,還要再慢慢雕琢??从浾咭恼?,細心的曾老伯趕緊拿來剪刀修剪,想讓自己的作品以更完美的造型見人。
“我來安息堂參與管理還沒多久,再給我一年時間,我想把這里變成一個花園。”曾老伯告訴記者,他剛來的時候,看到滿園雜草叢生,花草也都沒有修剪,從小就對園藝感興趣的他,便因地制宜,把園子里的雜草都清理了,又申請買了些四季有花的草木來種,并給幾棵較大的花木進行雕塑。
獅子、拿香的童子、聚寶盆……在安息堂左側的花圃里,幾棵造型樹活靈活現,而其他角落的花木也都被修剪整理得很整齊,整個園子顯得很干凈利落。
“不僅是園藝,他對書法和南音也很有造詣,真的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曾先生向記者透露,現在村里搞活動或者通知,都是曾老伯在“主筆”。南音興趣小組也都是他在組織??傊?,只要村民有需要他幫助的地方,他都很熱情。
“我是南僑中學66屆的高中畢業生,當年我本來想考美術系的,但因為遇到‘文革’沒有考成,但藝術是我這輩子的一個追求。”曾老伯說,學生時代的他,就是學校美術興趣小組組長,當時畫畫、雕塑他都比較拿手,二胡、小提琴、琵琶等樂器對他來說也是小意思。
如今退休了,曾老伯覺得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很閑,因此便想利用自己的愛好幫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人老了,就想發揮一點余熱,體現自己的價值。”(記者 蔡培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