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院遇上商會,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昨日,記者從晉江法院獲悉,晉江首個法商訴調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來,成功化解涉企糾紛166件,涉案金額達2800多萬元,“法院+商會”訴調對接模式走出了新路子。
去年,晉江法院磁灶人民法庭探索商會參與法院涉企糾紛化解新模式,在全市成立首個法商訴調工作室。自從有了工作室的“快立快辦”機制,涉企案件流轉效率大大提升。磁灶法庭立案窗口對涉企糾紛迅速排查,由法商訴調工作室對訴訟風險進行評估、釋明,為涉訴企業“量身定制”最優的糾紛解決方案,有針對性地選擇駐室調解員參與調解,滿足民營企業糾紛多元化解、快速化解、有效化解的實際需求。
“法庭辦事效率太高了,從立案到調解,總共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某買賣糾紛案的一企業法定代表人吳先生點贊道。
磁灶鎮是全國五大建筑陶瓷生產基地。近年來,受行業競爭、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買賣合同糾紛、企業勞資糾紛、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等商事糾紛大量爆發。磁灶法庭審理涉民營企業經濟糾紛從過去每年的90~130件上升至200~340件。
民企經濟活躍、商會組織強大、鄉土氛圍濃厚……如何借力轄區特色,助力商事糾紛妥善化解?這是磁灶法庭庭長陳永哲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經過一番探索實踐,磁灶法庭法商訴調工作室應運而生。
陳永哲介紹,法商訴調工作室充分借助磁灶商會分布在各行各業的218名會員,以及23名磁灶籍全國異地商會會長等資源力量,推動商人糾紛商會解。
在原告廣東佛山某陶瓷公司與陳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工作室通過磁灶商會獲悉原告公司負責人與佛山泉州商會人員熟識,便通過磁灶商會邀請佛山泉州商會人員以視頻形式協助調解。磁灶、佛山兩邊商會共同參與調解,并從商人的視角和企業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提出一個“雙贏”方案,最終促成調解。
“有了法商訴調工作室,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商會會員企業調處糾紛的工作機制,大力發揮商會在調解化解企業糾紛的優勢和便利,同時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磁灶商會會長吳聲團說。
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學校、醫院、銀行……磁灶法庭還積極對接轄區單位,將23名分布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吸納到訴調工作室的調解員隊伍中,有效增加企業糾紛化解工作實效。
去年6月底,磁灶法庭接收第一起涉疫熔噴布機買賣糾紛案件,陳永哲馬上聯系來自磁灶市場監督管理所的駐法商訴調工作室特邀調解員,當面就熔噴布機的行業標準、產品質量問題、不合格產品的認定等問題進行探討交流,了解涉疫物資生產市場情況及監管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審理及勘驗工作,該案件最終成功調解。
“設立法商訴調工作室,是司法機關與行業商會立足行業實際、共同動議的生動實踐,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構建新型親清法企關系的有益探索,也是晉江法院探索矛盾源頭治理、多元化解的創新舉措。”晉江法院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法院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用好商會調解等平臺,積極推進涉企糾紛在線調解、多元化解,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糾紛解決服務,營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共同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記者 沈茜 通訊員 李培興 楊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