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晉臺兩地百對家庭傳統文化互動親子游”在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開幕后,昨日親子游活動繼續進行,百對家庭先出發去了解草庵歷史文化,緊接著在龍泉書院開展了晉臺兩地師生“寫家訓•習家規•熏家風”書畫筆會。通過這種書畫交流的形式,兩岸師生進行書畫的交流,互相學習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
游草庵,認識我國唯一僅存的摩尼教寺廟
草庵位于晉江市華表山南麓,這座始建于北宋的寺宇,以其富有特色的摩尼教信仰和相關文物吸引世人的眼光,被譽為“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摩尼教遺址”。是我國唯一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廟,也是世界現僅唯一摩尼教寺廟遺址。
草庵
大家緊跟著講解員的腳步在草庵內參觀,且認真地聽講解員對草庵的歷史文化以及由來等進行介紹。對寺內的摩尼光佛石造像以及于草庵的“古老的井”“多了一點的心”,家長和小朋友們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個心上面真的多了一點,這是為什么呢?”“那這還是心字嗎?”……對著講解員,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摩尼教遺址”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心”
大家認真近距離觀察“心”字
龍泉書院——“寫家訓•習家規•熏家風”書畫筆會
了解完草庵的歷史文化,伴隨著兩岸小朋友歡樂的歌聲,大家又來到了龍泉書院。在龍泉書院里,將開展晉臺兩地師生“寫家訓•習家規•熏家風”書畫筆會,為兩岸家庭提供書畫互相學習的機會。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吳金鵬對晉臺百對家庭走進晉江,走進草庵以及走進龍泉書院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對草庵和龍泉書院進行更深一步的介紹,讓百對家庭對草庵和龍泉書院的理解更為清晰明了。也很開心晉江的草庵寺和龍泉書院能為更多人所知道。在對龍泉書院進行簡單了解之后,“寫家訓•習家規•熏家風”書畫筆會正式開始。
在書畫筆會上,在書畫大家的帶領下,兩岸師生紛紛施展“拳腳”,“以筆會友”寫書法或畫畫。“兩岸一家親,一個是繁體字,一個是簡體字,寫得非常好,兩岸本就是親人,寫得非常好,表達的寓意也非常好”,兩個小朋友一個來自晉江,一個來自臺灣,均用書法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引起了在場兩岸師生的共鳴。
書畫家們專心致志、揮毫潑墨,書畫作品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或端正、或清秀、或蒼勁有力,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無不引得兩岸師生稱贊無數。“好好看,好漂亮”“真好看,這是什么字體,我也要回去學”,書畫大師們的作品,獲得兩岸師生的無數贊揚,并有小朋友表示回家后要努力學習書畫。現場揮毫潑墨即興寫就的一幅幅書法作品、一張張畫更是讓龍泉書院里充滿了傳統文化的濃濃韻味。
“寫家訓•習家規•熏家風”書畫筆會方便了晉臺兩岸師生在書法和國畫方面的學習與交流,弘揚了中國國粹,并讓兩岸小朋友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讓中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百對家庭龍泉書院大合照
書畫大師現場展示
兩岸小朋友認真書寫中
來自兩岸小朋友分別書寫的“兩岸一家親”
書畫大師的書畫展示
(晉江新聞網記者 曾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