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貫徹黨代會關于推進“人才強市”戰略的部署要求,進一步集聚創新創業人才,以人才引領經濟發展,日前,由晉江市委人才辦主辦的“人才工作創新突圍”主題沙龍活動在尚之坊人才驛站舉行。
沙龍活動上,市委人才辦,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企業人才工作特派員,以及投石智庫、海峽人才、智通人才、成功人力等人資服務機構負責人聚集在一起,探討如何精細化地開展人才服務,如何借力造勢,做到精準引才;共話如何推進人才工作服務產業發展、助推轉型升級。
“人才引進固然重要,但要做好人才服務工作,才能讓人才留得住,這也是這場沙龍所要重點探討的。”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將企業負責人和優秀人才作為沙龍參與主體不同,這是人才驛站首次專門針對政府部門中的人才工作者和第三方人資中介舉辦的沙龍會,共話如何宣傳、兌現好人才政策,搭建好人才服務平臺,打造人才服務窗口,進一步擴大人才服務的寬度和廣度。“所以說這既是一場交流座談會,也是一場業務探討會,通過沙龍會話,大家在做好人才服務工作,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方面都有收獲。”
沙龍活動上,市委組織部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還解讀了《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辦法》及《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支持辦法》。(記者 陳維曦 文圖)
為了讓本地企業和人才享受更多的政策優待,“人才工作創新突圍”主題沙龍活動上重點解讀了《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辦法》(以下稱《認定辦法》),要求各鎮(街道)人才辦及企業人才工作特派員向企業廣泛宣傳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獲取政策優惠。
按照《認定辦法》,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方式可以是受聘、合作、創辦企業或受派。引進人才按照A、B、C即杰出人才、創業創新領軍人才、急需緊缺創業創新人才三種類別進行分類評價,每個類別有相應的認定標準。補貼的力度也很大,A、B、C三類高層次人才到崗落地后,由省級人才專項經費一次性給予企業安家補助。補助標準上,境外引進的,為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國內引進的,為100萬元、50萬元、25萬元。
那么,有哪些認定標準比較接晉江的“地氣”,適用性比較強呢?晉江市委組織部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負責人丁錦茹告訴記者,參與認定的企業需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以受聘方式為例,高層次人才需為近1年內新引進,且與企業簽訂3年以上合同,在福建工作6個月以上,企業支付給人才的工資要超過上一年度泉州市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倍以上,按2015年標準即為年薪20萬以上。達到這一基本條件的人才可以對號入座。
除達到基本條件外,政策認定標準的“門檻”也不高。如:擁有國際發明專利或核心技術國內發明專利,或掌握核心競爭力、形成有獨創性領先性的商業模式,年銷售額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年納稅額100萬元人民幣以上,近3年內企業成長性年平均30%以上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或首席技術專家;近5年內擔任過上市公司公布的高管以上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及相當技術崗位1年以上;有1年以上工作經歷、近5年內畢業于國際公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同時排前200名大學的博士;近7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含同等貢獻作者)在國際高水平科技期刊發表論文5篇等對象都可以申請認定。
市委組織部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此份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是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企業,由企業作為主體申報認定,政策獎勵的資金也一次性撥付給企業,再由企業以補貼等其他方式給到人才,政策的用意就是幫助企業減輕用人成本,讓企業無后顧之憂地引進高端人才。”
這一政策可以隨時申報,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登錄晉江市人才工作網站(http://jjrc.jinjiang.gov.cn)查閱相關文件,推薦人、用人單位或引進人才本人可向晉江市人社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申報材料。(記者 陳維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