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迎來連續(xù)降雨,但悶熱天氣依舊持續(xù),高濕度疊加高溫,讓“蒸籠模式”愈發(fā)明顯。面對夏季日漸升溫的“熱力攻勢”,不少市民游客開始尋找城市中的清涼角落,避暑納涼。今天,晨報記者為您梳理三處“避暑勝地”,帶您穿梭綠意之間,感受盛夏難得的清涼時光。
廈門園林植物園雨林世界:
遮天蔽日的綠色穹頂
盛夏時節(jié),走進廈門園林植物園(以下簡稱“植物園”),猶如步入一片都市綠野,園內(nèi)群峰疊翠、草木繁盛,步道兩側(cè)濃蔭蔽日,一處處天然“遮陰棚”讓人暑意頓消。
要說最受市民青睞的“避暑勝地”,當(dāng)數(shù)植物園網(wǎng)紅景點——雨林世界。高大的熱帶植物密布其間,形成遮天蔽日的綠色穹頂。陽光從縫隙中斜灑而下,與林中水汽交織,營造出如夢似幻的光影氛圍。每逢霧森系統(tǒng)開啟,水霧輕拂而來,整個園區(qū)宛如仙境,令人流連忘返。家住附近的李阿姨告訴記者:“這里空氣好、樹又密,還能看花賞景,簡直是天然氧吧!”
據(jù)了解,霧森噴霧系統(tǒng)分時段開放,每年5月1日-10月7日是9:30-11:30、14:30-16:30開放,每年10月8日至次年4月30日則是9:00-11:00、14:00-16:00開放。市民朋友可合理安排時間,體驗“雨林中的涼意時刻”。
鴻山公園防空洞:
鬧市中的“天然空調(diào)房”
位于市中心的鴻山公園,是不少市民熟知的納涼去處。這里三面環(huán)市,一面靠山,可遠望碧海,近眺鼓浪嶼,園內(nèi)山林郁郁蔥蔥、奇石錯落有致,是鬧市中的一片靜謐綠洲。
最為特別的是,鴻山公園山腳設(shè)有一處防空洞,成為“人氣避暑空間”。走進洞內(nèi),涼意撲面而來,洞內(nèi)溫度明顯低于室外,仿若“天然空調(diào)房”。洞內(nèi)還設(shè)置了“人防科普長廊”,市民可在此了解戰(zhàn)時防護知識及應(yīng)對核、生化武器等基本知識。“我們?nèi)叶紣蹃磉@邊,尤其是小朋友,不僅能乘涼,還能長知識。”市民黃先生說。
鐵路文化公園及鴻山隧道:
綠蔭鐵軌間的清涼秘境
若想尋找一處鬧中取靜的避暑路線,鐵路文化公園是不二之選。這條由原鷹廈鐵路延伸線改建而成的帶狀公園,貫穿城市腹地,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步道沿著舊鐵路蜿蜒延伸,猶如城市中一條“綠色動脈”。特別是虎園路至思明南路段,設(shè)有一座長約700米的廢棄鐵路隧道——鴻山隧道。走入隧道,氣溫驟降,令人倍感清爽。墻面上用石刻記錄著廈門鐵路的歷史變遷,舊時的鐵軌磚依稀可辨,歷史與自然在此交融。“我每天晚上都來這兒走一圈,進隧道那一刻感覺太舒服了!”正在散步的林女士說,“這地方真不錯,不冷不熱剛剛好。”
(海西晨報記者仇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