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農歷七月,不少泉州人都有不喜看病,不愛住院的習慣。一些醫院的門診、住院病人有所減少。但事實上,這個季節仍然是南方的中風高峰期。而臨床中,醫生發現,不少中風患者都有停藥史。因此,高血壓病人應特別注意夏季的保健。
不少中風病人 都有停藥史
2011年8月15日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
老李中風了,送到醫院后,問起吃藥的情況時,老李坦言,前一段時間自己的高血壓穩定后,他就停藥了。
醫生提醒:問到中風病人的病史,基本上都是有停藥史的,即用過一段時間的降壓藥,病情穩定后就停藥了,還有一些患者是認為藥物有副作用,不愿意服藥治療的。
中風分為缺血性腦梗塞和失血性腦梗塞。冬天是北方的高血壓患者發病高峰期,而南方的高血壓患者,就有夏天和冬天兩個高峰期,夏天時,腦梗塞的患者比腦出血的患者多。具體是腦梗塞還是腦出血,有時需要做CT才能鑒別。
夏天溫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張,血流加快、阻力減少,同時夏季人體又容易出汗,排鈉多、腎臟負擔相對減小,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多會有所降低,但是,夏季多數人睡眠質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血管收縮,致使夜間血壓升高,甚至導致腦出血;天熱多汗、血液黏稠、血流緩慢、血壓驟降,也易致腦血栓。因此,高血壓患者在夏季應采取積極應對措施。適當增加飲水。夏天人體的水分排出量較高,血液易濃縮,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應養成口渴前就飲水的習慣;應注意空調溫度不要調得過低;應隨時監測血壓。高血壓病人必須長期服用降壓藥,不能隨意停用。降壓的目的在于保護心、腦、腎和血管免受損害,而血壓的忽高忽低會使血管受到更大的沖擊。一般來說,血壓沒有過分降低,患者仍需繼續維持劑量服藥。
蕁麻疹不能熱敷
2011年8月14日 泉州市皮膚病防治院
楊先生的蕁麻疹一直沒有好轉,經常癢得厲害時,他就采用熱敷以減輕癥狀。可是醫生告訴他,熱敷的方式不可取。
醫生提醒: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致病因素復雜,某些食物、藥品、蟲咬、細菌感染、接觸刺激性物質及冷熱過敏等,均可能引起。
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增加人體過敏的幾率。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應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喝酒、情緒激動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
在臨床中,有些藥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霉素、四環素、氯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
一般人對于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還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