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又叫打點滴、打吊瓶,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種治療手段。“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然而,由于某些錯誤觀念的影響,生活中,一些人不論大病小病都要求輸液,這樣做正確嗎,哪些情況下才需要輸液呢?
“輸液萬能”有誤區
1、輸液治病好得快
2、大病小病都輸液
3、輸液可以防病
4、輸液補充營養
過度輸液危害大
專家提醒,輸液不是“萬能藥”,不可能“液到病除”。相反,過度輸液還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后果。
1、降低人體免疫力
2、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
3、存在較大風險
4、導致人體菌群失調
5、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
需要輸液的3種情況
1、確實需要用藥的患者,如有吞咽困難或選用的藥物肌肉注射吸收效果不好時。
2、患者雖能口服,但存在嚴重的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和體液時。
3、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藥物必須在體內迅速起到效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