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近日,一位家長向醫生打聽起脫敏療法的事,因為她的寶寶一吃雞蛋就過敏,臉上會起紅紅的疹子。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小兒科主任醫師周維佳稱,脫敏療法對于治療過敏癥的確有療效。脫敏療法又稱減敏治療,或稱特異性免疫治療方法,是將不能避免的并經皮膚試驗或其他方法證實或懷疑的主要抗原性物質,制成一定濃度的浸出液,注射特異性抗原,促使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目前,比較常見的是舌下脫敏,即將過敏源配制成溶液,確定脫敏液的起始濃度,由小量到大量,由低濃度到高濃度,每天相對固定時間滴在舌下含服。由于脫敏療法起效慢,至少需要堅持兩年,一般起效時間是3~9個月。舌下給藥,通常不會產生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
針對一部分暫時不愿意嘗試脫敏療法,又很想改變過敏現象的家長,周維佳還推薦了一種很經濟的方法。比如,對于對蛋白過敏的孩子,相對于熟雞蛋,生雞蛋的刺激比較大,家長可以試試先讓孩子玩煮熟剝殼的熟雞蛋,如果孩子沒有產生過敏的情況,再讓孩子用手指攪動,等孩子適應了,再讓孩子少量食用。總的原則是少量、多次、反復、長期、漸增。(本網記者 陳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