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一線城市房價“高燒不退”,而部分二三線城市則“鬼城”“鬼樓”不時出現;房地產市場似乎成了一個投機市場,買房子保值增值的預期更加強烈。
今年上半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可謂是“高燒不退”,其溫度上升堪比60年來“最炎熱夏季”。與北上廣一線城市相比,相當一批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冷清低迷。
海南一家地產項目營銷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項目7月份以來成交為零,“公司要做的就是放慢推盤節奏”。鄂爾多斯、溫州等地,樓市更為趨冷。鄂爾多斯房價全線下跌,不僅出現大量的空置住房包括寫字樓,甚至引發了以白酒抵債和換取房產的亂象。
相關鏈接:
各地樓市“冷熱不均” 漲跌不定調控需要新思維
當下,隨著樓市分化的不斷加劇,以及區域市場差異性特征愈發明顯,調控思路應及時作動態調整,即在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主基調的同時,應從“一刀切”政策逐漸轉化為差別化對待。更為關鍵的是逐漸厘清政府邊界,減少行政手段對市場的干預,將選擇權和定價權交還市場。從近期釋放的一系列信號可以預見,加速“去行政化”將是未來調控的趨勢和方向。
樓市長效調控11月或出方案 博鰲論壇剖析怪相
“下一步調控政策可能更加尊重市場規律,但已經實施的調控政策短期內也很難退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說。賈康認為,目前經濟運行仍在“上限”和“下限”的合理區間,樓市調控和房價不會輕易“轉向”。在博鰲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要改變以往“重調控、輕改革”的局面,以推進土地、稅收、金融制度方面的改革為抓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