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前后,土地市場持續升溫。部分城市土地出讓節奏加快,品牌房企漸趨活躍。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中小房企苦于實力不足,在土地市場鮮少出手。
萬科節后“第一拍”
經過雙節長假的蟄伏,房企“一哥”萬科A在土地市場再度出手。昨日,萬科以6.5億元競得佛山一商用地塊。這也是國慶長假后,佛山土地市場的“第一拍”,也是國慶長假后土地市場的“第一拍”。
該地塊位于佛山街道A14街區C地塊,占地4.72萬平方米,規劃用途為商業、辦公、公寓式酒店及公寓式辦公。該地塊成交溢價率僅1.7%,折合樓面地價1834元/平方米。
這是萬科在近一個月時間內第二次出手拿地。9月11日,萬科以15.8億元拿下順德區順德新城德勝商務區一宗商住用地。
此次土地市場的首拍僅僅是節后“推地潮”的開始。據悉,佛山南海國土局接下來的5天內還將陸續出讓13宗土地。而在杭州,10月11日至19日9天時間里,將有18宗地塊密集掛牌出讓,總出讓面積達58.5萬平方米,可建面積超過130萬平方米。
品牌房企不甘寂寞
進入下半年,龍頭房企拿地的步伐明顯加快。據記者統計,7月以來,萬科在土地市場上一路高歌。7月共斥資約60億元在全國范圍內拿地,拿地金額超過上半年總和,8月拿地金額超36億元,進入9月更是在6天內連續拿下4幅地塊,拿地金額達68.9億元。
除萬科外,其他大型房企亦不甘寂寞。節前,金融街曾豪擲63.75億元,連續拿下北京月壇街2、3號地塊;而9月19日剛實現募資30.9億港元的龍湖地產,在9月26日的激烈競爭中以14.7億元奪下北京孫河鄉宅地;富力地產則以17.8億元競得北京通州兩塊地;另外,招商地產以6.9億元獲得蘇州一塊商住用地。
近日,房企拿地可謂四處開花。招商地產近日連續四天發布公告,8月收購股權獲得哈爾濱18.83萬平方米、深圳13.73萬平方米地塊,9月12日競得上海青浦區4.82萬平方米,9月27日競得蘇州6.83萬平方米、9月30日競得江蘇省常州19.87萬平方米的地塊。首開股份公告,公司近日聯合保利(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競得北京大興區一宗地,成交價13.8億元,土地面積16.78萬平方米。金融街同時披露,近日以總價29.5億元獲得了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總用地面積1.85萬平方米的商業金融用地。
佳兆業昨日也豪氣出手。在經歷95輪的“廝殺”后,佳兆業最終以17.95億元,奪得3宗地處佛山南海金融高新區的商住用地,溢價率超過70%。據悉,該3宗地塊地理位置優越,其捆綁出讓吸引了眾多開發商競價,現場有資格參與競拍的開發商多達10家,其中不乏萬科、招商、綠地、雅居樂等品牌開發商的身影。
房企拿地策略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嚴厲的調控政策下,房企拿地策略逐漸呈現分化態勢,有的跑馬圈地,有的持續觀望,有的卻“無米下鍋”。此前一度陷入倒閉傳聞的綠城集團,上半年主要通過轉讓項目、引入戰略投資等方式改善資金鏈。在長時間的沉寂之后,綠城僅在7月、9月摘得上海兩幅宅地,再無其他新增土地。
此外,今年以來,世茂房地產在土地市場也毫無斬獲。2011年底,世茂地產負債率高達81.7%。雖然世茂地產表示下半年將增加新的土地項目,但其今年的主要任務仍為加速去化、提高全年業績。
對于部分房企拿地熱情不高,銀河證券分析師趙強認為,此種問題普遍反映在中小房企身上。中小房企一方面可供銷售項目不多,一方面融資相對較難,面對土地市場的“開閘放水”,想拿地也沒實力。“現在土地市場的主導只是有錢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沒有能力出手,或許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因此而退出市場,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