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又處于關鍵時期。“穩增長”究竟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房地產市場調控與經濟增長是否矛盾?如何實現經濟增長與樓市調控的平衡?
“穩增長”并未改變房地產市場基本面
“現在又提穩增長,我擔心房價還要漲,趁手里有富余的錢,上個月趕緊在北蜂窩路附近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在北京一家骨科醫院工作的鄭醫生告訴記者。
鄭醫生的擔心不無道理。自5月份以來,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持續增加,個別城市高價地再度出現。截至二季度末,我國房地產貸款季度環比增長在連續八個季度回落后首次回升。與此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微調樓市政策,市場預期發生變化。
凡此種種,是否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發生改變呢?從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盡管當前房價反彈壓力加大,但是房地產市場基本面尚未發生根本改變。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說,從監測情況來看,最近一段時間,個別城市一些優質地塊受投資者追捧,受到廣泛關注,但這些高價地不能構成市場全面回暖的基礎,對市場整體格局特別是對住房用地難以有實質性影響,大幅溢價、地王頻現的市場基本面并不存在。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的13個典型城市在前8個月,土地出讓金同比下調39.3%,特別是一線城市土地收入銳減。此外,8月份,全國主要54個城市總成交套數環比下調5.7%。
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市場的購房者多為首次置業的自住住房需求。最新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進入8月份以來,部分熱點城市住房成交量環比穩中有降。房地產市場將會保持基本穩定的態勢。
“穩增長”與房地產市場調控矛盾嗎?
一提“穩增長”,市場預期就看漲樓市。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房地產市場調控與經濟增長的確存在緊密聯系。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坦言:“房地產的主動調控在短期來講確實是一定程度上今年增長速度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幅度以及與房地產銷售有關的家具和家電銷售情況來看,增速都回落得比較明顯。
“調控房地產雖然說短期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但是更有利于國民經濟更持續健康地發展,特別是對防止房地產泡沫化對經濟長期發展的沖擊很有好處。”盛來運說。
今年我國把經濟增長目標調整為7.5%,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認為:“這已經為房地產調控留出了空間,體現了中央政府堅持樓市調控,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決心。”
而就房地產市場調控本身而言,大幅度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別是保障房的供應,既是穩定房價、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的重要支撐,同樣有助于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增長。
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靜剛說:“今年一季度,公司用于商品房開發的方樁銷售下降超過三成,但用于各類保障房建設的方樁銷售相應增加,以至于公司整體業績好于行業水平。”
事實上,一些地方的探索同樣表明,堅持“控樓市”和“調結構”并舉,既可以逐步降低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又能進一步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如何實現穩增長與樓市調控的平衡?
如何實現穩增長與樓市調控之間的平衡呢?受訪專家表示,從樓市調控來說,一方面要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增加住房有效供應,滿足群眾自住需求。
特別是要嚴格執行差別化房貸政策,在開發貸款方面,要加大對保障房信貸支持力度,加大對高端房產開發的控制;在購房貸款方面,對第一套自主性購房給予政策性貸款優惠,而對投機性和投資性住房予以嚴格控制。
另外,在加快普通商品房供應的同時,已建成的保障房要盡快投入市場。瑞銀中國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在經濟尤其是外需仍然面臨一定程度下行風險的情況下,保障房始終是政府支撐經濟增長的“利器”。他說:“這一利器發揮作用的關鍵不在于繼續拔高新開工目標、而在于將在建項目真正落到實處。”
若想實現穩增長與樓市調控的平衡,地方政府就要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上去,適應房地產市場“退燒”后正常的土地出讓收入、住房成交量和房地產相關稅收,逐步減少對房地產業的依賴。
“穩增長”不能再走“救樓市”的老路,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是一種警示。萬科[簡介最新動態]總裁郁亮表示,調控促使住宅日益回歸基本的居住屬性,企業需要順應政策導向和行業變化趨勢。
從長效機制來看,改變以投資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消除“土地財政”魔咒,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加快推進房產稅試點,從制度入手推動樓市調控走出“調調漲漲”的怪圈,最終一定會實現群眾住有所居的目標,為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支撐。(記者杜宇王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