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樓市督查組陸續返京。
此前的7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稱,為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落實,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國務院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這是15個月來國務院再度出臺此類舉措。去年4月,國務院曾派出8個房地產調控督查組,奔赴16個省(區、市)進行督查。
目前,國務院層面還沒有正式公開本輪督查結果,但從各地官方媒體對督查組的報道可以看出,大多數省市獲得了督查組的肯定。
為何督查?
國務院此次派出的8個督查組的組長皆為副部級以上干部,包括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監察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稅總局等單位的副職領導。
其中,山東、北京組由國土部帶隊,江蘇、上海組由人民銀行帶隊,河南、廣東組由銀監會帶隊,浙江、福建組由發改委帶隊,湖南、湖北組由監察部帶隊,重慶、四川組由財政部帶隊,天津、河北組由住建部帶隊,遼寧、吉林組由國稅總局帶隊。
此次督查的重點為:住房限購措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住房用地供應和管理、稅收政策執行和征管等情況。
督查組通過調閱文件檔案,實地查看,抽查暗訪,以及召開群眾和企業代表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各省市房地產市場調控落實情況。
之所以派出如此級別的督查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對時代周報分析,“督查屬于正常的工作,這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目前的市場,以便隨時發現政策執行的情況,對各地的調控政策與國家要求不一致的行為進行督促和改正?!?/P>
同時,王玨林還認為督查組此行與上季度樓市回暖有關,檢查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房價反彈,防止市場出現過熱,防止調控不到位。
亞太城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兼秘書長謝逸楓也持類似觀點,他告訴時代周報,一方面是六七月,全國多個城市的房價出現反彈,一線城市房價上漲預期明顯;另一方面是中央很想出臺政策,但是缺乏一手的參考依據,此次督查可能是為了新一輪的政策做準備。
目前,國務院層面還沒有正式公開本輪督查結果,但從各地官方媒體對督查組的報道可以看出,本輪樓市調控風向標北、上、廣、深調控效果均得到國務院督查組肯定。
據8月2日《北京日報》的報道,督查組對北京市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評價是,“目標明確、組織嚴密、監管到位,尤其是中介機構能夠嚴格落實限購等相關調控政策,規范經營,很不容易。總的來看,北京市落實調控政策效果明顯,房地產市場形勢穩定。”
從北京督查情況看,督查組更多是提問,未表態。問題集中在限購等政策執行情況,以及5月以來房地產市場情況,尤其是下半年房價的波動預測。
督察組對上海的評價是,“對于上海市2011年以來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國務院督查組給予充分肯定。希望上海繼續嚴格執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確保實現全年新建住房價格穩中有降的目標。”
7月31日上午,國務院督查組來到重慶,與重慶市國土局、重慶市房協一起約談了重慶部分房企,座談會主要針對房地產市場和調控政策進行研討,會后督查組實地考察了重慶主城各區部分代表樓盤。
但也有省份被督查組挑出了毛病。監察部副部長屈萬祥帶隊的督查組在湖北督察后表示,湖北省房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有個別地區的政策調整與當前調控精神不符,部門間橫向配合不夠,存在調控具體實施細則規定不完善等問題。
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帶隊的督查組在河北考察后建議,河北省應密切關注后續房價的走勢,嚴格落實好差別化信貸政策等相應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限售試點工作。
調控力度不會減輕
時代周報從各方了解到,中央政府在看到調控成效的同時,更注意到了樓市回暖的現狀,因此繼續從嚴調控仍是今后樓市調控基調。國務院督查組此行是在樓市回暖之際的應時之舉,其本身就意味著“從嚴調控”。如果房價反彈態勢明朗,中央政府肯定會果斷出手。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下行通道,出口和投資雙雙下滑,而刺激內需又非一時之功。上半年GDP的增速為7.8%,雖然已經超出年初確定的7.5%的目標,但這是近三年來首次“破八”,經濟形勢面臨巨大壓力。
再加上今年連續四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人們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增加。雖然,央行在降息的同時強調,“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各項住房信貸政策,繼續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但放松的流動性確實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房地產行業。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信息中心的分析,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5.08萬億元,同比增長6.2%,自今年5月以來連續4個月回升,其中國內同比增長8.8%,定金及預付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5.5%和4.6%,表明銷售持續好轉和貸款增速加快,使得開發企業的資金狀況繼續好轉。
在穩增長與降房價之間,中央面臨兩難的選擇,如果細細咀嚼中央的調控口號,就會發現其中的細微變化。
對此,財經評論員吳其倫向時代周報分析,最開始,中央的要求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這給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釋放的信號,是允許小幅上漲,但不能漲得太離譜。后來,口號變成“促進房價合理回歸”,這表示中央已經明確要降房價,不允許房價再漲。但最近,口號變成“決不讓房價反彈”,這實際上對房價的要求從“必須降”變成了“不準漲”,或可小幅波動,但不能大幅反彈。
正因如此,盡管中央三令五申要從嚴調控,地方政府卻依然敢屢屢突破限制。根據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近40個城市出臺了不同程度的樓市調控政策微調變化。
除了原有的購房入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普通住宅標準等政策外,揚州對個人購買成品住房提供房款4‰-6‰的政府獎勵、福建戶籍新政放寬城鎮落戶條件、重慶大幅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
國務院督查組對各地情況表示滿意,默許各種微調行為,是否意味著中央政策的放松?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并不如此看待,他告訴時代周報,“由于現在督查的結論還沒有出來,所以很難由此得出督查組對地方政府的調控情況是滿意的,現在還不能下這種結論。未來的樓市調控肯定會從緊,這是中央的政策,包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政治局的會議都重申了這一點。未來的政策只會是從緊,至于緊到什么程度,只能看未來房價的走勢了。”
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蔡繼明表達了類似看法,中國特色的檢查和視察,基本都是以肯定為主,即使個別地方不足,也不會公開提出來,但也許會有私下的批評?!皬母鞣矫嫘畔砜矗瑖鴦赵赫{控房地產的決心沒有動搖,力度也不會減輕,沒有批評可能是礙于面子。”
新政將至?
雖然督查報告尚未出臺,但對其可能出現的內容,坊間作出了各種猜測。同樣,對于中央的下一步調控政策以及未來的房價走勢,也是眾說紛紜。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對時代周報表示,“毫無疑問,中央會繼續保持從嚴的態勢和基調,甚至會有后續的政策要求,這種概率高于放松的可能性。隨著成交量回升,房價出現上漲,市場預期的變化,以及新的地王的出現,中央的政策會繼續從緊。這也是安排督查組檢查落實調控政策的初衷,傳遞和釋放中央的政策意圖,至于是否會有新的政策出臺,還需要進一步觀測?!?/P>
按照吳其倫的判斷,“應該在8月20日左右會出臺新的政策,但是我對這個政策不太樂觀,它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對房價的合理回歸不會有太大幫助。”
在接受時代周報的采訪中,不少專家認為未來的政策調整會集中在房產稅擴容、預售制改革等方面。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分析,“房產稅肯定會繼續擴容,如果現在停下來,之前的試點就沒有任何意義。房產稅進一步推廣可以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P>
而對于是否取消預售制的問題,他認為,預售制既關系市場也關系到企業的資金運轉情況,如果要取消預售制,首先要解決資金來源的多樣化問題,“現在我們大部分資金主要還是依賴銀行貸款,如果我們的市場融資渠道更寬,我們才能考慮預售制是否可以取消?!?/P>
而相對于頻繁出臺的行政限購政策,蔡繼明則認為,應更重視制度的改革,由一般的行政手段轉向經濟手段,如此方能實現房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現在中央的辦法還沒有用盡,還可以在土地制度的改革上邁出更大的步伐。比如,可以用農村集體土地換城市周邊農村的建設用地指標,這樣既可以解決因為土地紅線而導致的供地不足的問題,又可以從根本上降低城市商品房的土地成本。又如,可以允許小產權房的自主經營,通過增加市場上流通的房產數量,從而達到降低房價的目的?!辈汤^明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