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人才成為企業主力軍
據了解,近幾年,泉州市職業教育辦學規模逐年擴大,中職招生人數逐年增加,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招生比例由2006年的6.9∶3.1,提高到2009年的5.8∶4.2,高中階段教育結構更趨合理。2011年繼續擴大招生規模,計劃招生3.6萬人,比例達5.5∶4.5左右。
吳副局長告訴記者,從2005年起,泉州中職生的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由于泉州職業院校堅持面向市場培養實用人才,因此,依然保持高就業率。
“職業教育的發展對泉州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泉州市的職業技術院校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和歡迎。”吳少鋒認為,隨著泉州眾多中小企業的轉軌、科技含量不斷提升,企業發展需要大量有知識、技能型的專業人才,因此,中高等職業院校培養此類人才的任務將會越來越重。而對中職畢業生而言,這也是一個好時機,只要努力學習知識,掌握熱門技術,將來的發展前景不可低估。
中職“高考”異軍突起 彰顯辦學質量
“普高看高考,中職看技能大賽。”上月底,2011年福建省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剛剛落下帷幕,泉州市再一次取得好成績:45個項目比賽,76人次獲獎,獲獎率高達70%,高于全省平均獲獎率的10個百分點。其中,一等獎12個項目16人次,二等獎22人次,三等獎38人次。
據了解,近幾年來,泉州的中職學生參加省級乃至全國的技能大賽,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獲獎率極高,占了全省的大半獎項,吳少鋒認為:這正說明了泉州職業教育的辦學水準。而從這些年的就業形勢看,中職學校的就業率遠遠高于本專科院校,很多專業的學生供不應求,幾乎都是未畢業就已經被企業早早“訂”走了。
“中職學校要生存,既要努力提高辦學能力,也要加強中職老師的學習,要有前瞻性,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辦學,有些落伍的不吃香的專業,應該大刀闊斧‘砍掉’。”針對目前的專業設置,吳少鋒認為,熱門專業如汽修、財會等,慢慢接近飽和,而有些專業其實社會很需要,但因為各種原因吸引不來生源,導致無法開辦。吳少鋒舉了個例子,如家政專業,這個行業發展下去,需要的應該是高素質的人才,既要掌握烹飪、護理、保健等技能,又需要了解孩子的喂養、家庭日常營養搭配等知識,甚至還要在家教、音樂、美術、理財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和認知,具備這些能力,其月薪至少在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