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完全不同的系統
職稱就只能躺在檔案里
除了參加社會統一評判,不少單位還有自己內部的職稱評判體系,且各有差異。
某事業單位員工小原表示,兩年前自己達到了可以評選中級職稱的年限,填寫了申請表,把相關資料交上去,一段時間后就“自動”評過了。不用參加任何考試,也沒有發論文的要求。
據小原了解,這是因為自己的單位有評職稱的權限,不過由于單位級別是局級,只有評中級職稱才能如此簡易。等到評副高、高級職稱時,仍需參加培訓、考試,也有發論文的要求。“有的單位是部級,更高的職稱都可以內部評。”
李雁便是一家部級事業單位的員工,他介紹自己評中級職稱時,只考了英語,沒有業務考試,也沒有發論文。“現在國家不是取消職稱英語了嗎,以后英語也不考了。”在李雁看來,單位內部評聘是比較科學的做法。“符合單位需求,‘兩廂情愿’就可以了,沒必要在社會上一刀切。”
評上中級職稱后,小原并沒有感受到薪資方面有什么變化。“這個也跟‘一把手’有關,當時的領導可能不希望把職稱在工資中體現出來。”今年小原考上了北京市公務員,離開了原單位,進入到完全不同的系統,中級職稱也就只能躺在檔案里。
“靠績效工資的話,評不評職稱意義不算太大。”李雁也坦言,對比工資單,評上中級后,他的基本工資每月僅多了200元出頭。“要說在升職的時候有作用,可能也看單位內部要求。像我們兩位副總級別的都只是中級,剛剛才評副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