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字表明,2000年以來,關于兒童早期發展主題的出版物迅速增多。具有國家兒童早期發展多部門合作政策的國家數量,從2000年的7個增加到2014年的68個,其中45個是中低收入國家。
對兒童早期發展的投資也在大量增加。從2000年到2013年,世界銀行通過衛生、營養、人口規劃等273個項目,投資達33億美元;美洲開發銀行批準的150多個項目,資金額也超過了17億美元。
了解兒童“時間窗口期”應是年輕父母的必修課
什么是兒童早期發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表述是,兒童早期發展是指兒童在生命早期階段的身體、情感、社會交往、認知思維以及語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今年10月,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公布的兒童早期發展系列報告重點關鍵詞是:“養育照護”,其內容包括健康、營養、回應性照護、安全保障和早期學習五大方面。報告認為,這種“養育照護”的益處是終身的,包括增進健康、福祉以及學習和獲得收入的能力。
毫無疑問,0~3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也是重要的時間窗口期。報告指出,對兒童最具影響力的經歷來自父母、其他家庭成員、照護者和以社區為基礎提供的養育養護。而構成兒童認知和情感功能這一關鍵“基石”的鍛造者,首先應該是孩子的父母及其家人。
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在這一重要窗口期最容易被忽略的,主要是處于困難境遇的兒童。事實并不完全如此。一項在拉丁美洲幾個國家同時進行的關于兒童保育標準的研究發現,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孩子難以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的絕對原因,而“孩子不參加日托”“父母不經常讀書給子女聽”“父母參與程度低”卻是三個具有實質性影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