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然然的家長,應在家中營造一個寬松、平等、愉悅的生活氛圍,經常問一問、抱一抱、親一親,和她一塊玩玩,讓她產生安全感、舒適感,減少恐懼感。
多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她的行為,當她做對了及時地表揚她、鼓勵她,讓她得到肯定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自信。當她做錯了,家長要有一顆善待孩子的心,努力保持穩定的情緒,以寬容的心態,諒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無知和過失,可以先用鼓勵的話語肯定孩子的成績,然后找出原因,鼓勵她再去試一試。當她遇到困難退縮時,要用鼓勵的方法,幫助她克服膽怯,可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小事情讓然然去做,如向鄰居借東西等。一開始孩子可能不敢去,家長可以領著她去,同時教她向別人借東西的禮貌方法,慢慢地鼓勵她一個人去,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然然的膽子會漸漸地大起來,自信心也越來越強。同時,家長還可與老師協商,在孩子有了小進步、小優點時表揚她,樹立孩子在全班的威信,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她覺得自己被小朋友們和老師接受了,進而增加其對集體生活的熱愛,逐步消除其膽怯和害羞的心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用心解讀孩子口中的“我不會”,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要讓孩子口中的“我不會”成為一種逃避困難的借口、一種習慣性行為,要讓孩子愿意參加活動,敢于參加活動,獲得成長。(作者:徐湘暉,單位:江蘇省丹陽市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