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比如愛,比如教育!曾經聽到過一句話感受頗深:“我們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唯獨沒有望子望女成為人!”雖然帶著一點戲謔,但不可否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有時候似乎太過急功近利了。
你可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發育規律,我們不常說“你都這么大的人了,拜托有點大人的樣子好嗎?”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孩子就應該有孩子的模樣:有些調皮、愛玩、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富有想象力、能得到媽媽爸爸無償的愛等等!
當然,小編知道光這樣說的話你一定會反駁我:我也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無憂的童年啊,可是社會競爭已經蔓延到幼兒園了,我能怎么辦呢?
好吧!對于這一點,小編只想告訴你: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起跑快出幾秒對漫長的長跑來說是不起作用的
這么說你懂不懂呢?
不過,這么說的意思也不是說我們就完全不管孩子,任其成長!那樣的話家庭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了,只是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不能做的事情倒是同樣的,所以小編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下:孩子在6歲之前最好不要做的5件事!
第一:慎用挫折教育
為什么要把這一點放在最前面?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年有個幾歲的孩子,僅僅因為她爸爸說要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就要求孩子從海南跑步到北京,當時媒體也是炒作的不亦樂乎,各種專家們更是辯論的熱火朝天。
你不覺得這簡直就是對孩子童年的摧殘嗎?
現在好多所謂的專家都出來說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還提出了一些貌似高大上的理論,最明顯的就是那個什么嬰兒哭聲訓練法,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啊!
聽小編一句吧!請不要再對6歲以前尤其是3歲以前的孩子用什么抗挫折訓練了,孩子畢竟是孩子,這個階段正式建立安全感的時候,如果你不斷給予他們挫折,結果反而會使得孩子失去對外界的信任,變得自卑膽小!
第二:不要強調記憶性學習方法
小編很喜歡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走出門,能記住的才是教育!對于還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他們的主要任務不就是玩耍嗎?從大自然里充分發展自己的天性。可我們卻總杞人憂天的擔心孩子比別人落后了,所以逼他們學,甚至不惜讓孩子們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
小編是很贊成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的,尤其是對詩詞歌賦的興趣。讓孩子聽故事、聽詩詞,朗誦等等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文字的美好,對于是否記住了并不重要,但是小編卻悲哀的發現很多父母卻將一件原本很快樂的事情變成了對孩子的折磨!
“今天要背XX首古詩”
“教了這么多遍你怎么還記不住?”
這樣的教育豈不是很失敗?只會導致孩子更早的厭學而已!
第三:不要過早教孩子認字
小編很不懂為什么很多家長都會以自己家的孩子才3歲就認識多少多少字為榮,這真的不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反而應該擔心。為什么呢?簡單來說有兩點:
首先,過早讓孩子認字會破壞孩子想象力
其次,過早認字還會因為給孩子大腦帶來太重負擔,長期下來會引起智力受損!
其實,孩子就像果樹,該開花的時候就會開花,該結果的時候就會結果,教孩子認字也是一回事,不用擔心孩子認字晚就會落后,只要你耐心等待,當你發現某一天孩子對漢字開始無限感興趣時再教才會事半功倍哦!
第四:不要長期喝大量果汁
這點不用多說大家一定也清楚,喝太多果汁不僅會影響孩子腸胃功能,還會阻礙人體對銅的吸收,導致貧血
第五:不要看3D電影
對于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眼睛還在發育中,融合功能和立體功能發育都不完善,長時間觀看3D電影時,眼睛會不停地進行調節和融合,很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導致孩子近視。
除此五項之外,同樣的也不宜讓孩子長時間戴太陽鏡或進行拔河、長跑等會加重孩子肢體負擔的運動哦!
愿我們的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
【微信公眾號-麻麻學苑】
家庭親子教育公眾號,閱讀推廣,現有數萬人關注,每天會精選最新的教育理念、實用育兒知識分享給大家,還有海量學習視聽資源免費下,在育兒的路上我們同行,一起努力,喜歡我們那就手機關注微信公眾號麻麻學苑(在微信通訊錄“公眾號”點擊“+”搜索“麻麻學苑”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