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外語越來越受到中國民眾的重視。據有關部門統計,大約有10萬名英語母語者在中國教學,而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培訓市場之一。然而,高額的學費和時間投入下,是否能夠換來如期的效果呢?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消費者、家長盲目崇拜“洋面孔”導致培訓機構大打“外教”牌,而其中某些機構無資質辦學、外教老師無資質、學員在課程中途希望終止課程退款難等問題較為突出,近期的卷款倒閉案例也層出不窮。暑期即將來臨,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培訓機構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4月27日,在北京擁有18個教學點的英特英語關門停課,各校區緊鎖大門。聞風而至的家長則焦慮于未來孩子的課怎么辦,因為在多繳存多優惠的誘惑下,很多家長都提前交了幾年的學費,金額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我們很多人都是去年元旦的時候被忽悠又交了幾年學費,還沒開始用,學校就倒了。”一位家長稱。
“一切如常,停課前一天,我女兒還去上課,負責接學生的托管老師也看不出有什么異樣,老師在前幾天還收學費呢。”家長張先生則表示。
目前家長們一邊在和教委等機構商談如何繼續保障孩子教育培訓,另一方面在等待公安機關是否立案對原英特老板進行調查。
夢斷融資路
英特的倒閉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除了家長,還有眾多老師。
按照公開資料顯示,英特英語創始于2001年,在出事之前北京有18個分校區,接近2000名學生。其董事長曲威曾在不同的教育機構頒獎儀式上頻頻出現,就在2013年12月份,她還接受某門戶網站的專訪大談少兒英語教育。或是品牌效應或是校區的規模大,很多老師對英特尤其信任,甚至墊付校區水電費等經費。
一位中關村[1.11%資金研報]校區的老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曲威走之前的兩個月都是自己與校區校長墊付的水電費,到4月實在是不能再墊付了,因為沒有錢了,且老師工資一直未發。
曲威的離開毫無預兆
一位老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英特總部在4月15日向員工表示,因為集團人事調整,新任會計對于薪資核算、考勤統計及績效核算效率比較低,員工3月工資延遲發放。
直到4月25日下午5點,英特總部還在承諾,稱3月工資會在4月25日發放,并且校區所有經費都會支付到位。4月26日,仍舊沒有領到工資的老師們去了英特總部,才得知董事長已經帶著財物不知去向。而就在停課的前兩天,總部還在招聘英語老師。
4月27日晚9時左右,英特高管層在總部召開緊急說明會。與老師們得知的推遲發放工資原因不同,教學總監彭女士表示,此前應該于3月15日發放的工資,曲威給出的理由是一家香港公司要投資,需要查清賬目,決定3月工資于4月25日發放。
彭女士稱,25日下午曲威電話接不通,晚上,曲威回到單位將公司里一切與其相關的信息全部刪除。而26號一早,曲威的丈夫張進便打電話過來稱已經回到加拿大,并且不再管理公司相關事務,如有人愿意接手或收購學校,愿意配合完成相關手續。
“英特之前的經營情況還算可以,沒說到了馬上倒閉的地步。后來確實有人要投資,要做調查,但公司管理層對投資事宜據說意見不合,折騰幾個月后業績下滑,難以為繼。管理有問題,在要崩潰的時候想找人投資又未能成功,只能撒手不管了。”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證實了英特引進投資未果的傳聞。
總經辦另外一位老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公開表示,曲威并不是攜款逃跑,而是由于管理用人等出現問題,公司賬面上已經沒有錢,資金鏈斷裂,不能再維持正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