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玻爾研究所,但你一定知道誕生在那里的量子力學;你可能不知道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但你一定知道工作在那里的愛因斯坦。“在20世紀,有兩個全世界矚目的科學研究中心,吸引了全世界最杰出的科學家在一起探索自然界的奧秘:一個是成立于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丹麥玻爾研究所,另一個是成立于上個世紀30年代的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在昨天宣布成立的李政道研究所,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校長張杰說,“兩個研究機構的成就改變了人類對自然世界基本規律的認知、促進了人類文明進程并對世界經濟格局形成了巨大影響。
當前,中國甚至整個亞洲還沒有這樣類型的研究所。而開創華人獲諾貝爾獎歷史的物理巨子李政道,這個3天前剛剛度過90歲生日的愛國科學家,倡議要在上海開先河。
歐美如何領跑,中國能否換位
位于哥本哈根的玻爾研究所,以丹麥理論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命名,成為原子物理學及量子物理學的國際頂尖研究機構,其開放活躍的學術環境,吸引了歐洲乃至世界頂級科學家,孕育出一大批劃時代的學術思想和創新成果,不僅開創量子力學,還形成了哥本哈根學派。不到10年之內,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在新澤西州成立,匯聚了以愛因斯坦、馮·諾伊曼等為核心的一批諾獎級科學家,成為全球又一個理論物理研究中心。如楊振寧曾在高研院度過學術生涯的黃金歲月,丘成桐也受聘為其終身教授。
之后,這兩個科研院所分別產生了十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的原創成果觸發了當代科技革命,對核技術、激光技術、半導體技術等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歐洲和美國先后成為世界科技和經濟中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