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中國基礎前沿研究在多個方向上從“跟跑”發達國家發展到“并跑”階段。近年來,在中微子振蕩、鐵基超導、拓撲量子材料和量子信息通訊等領域,中國科學家推出了引領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下轉5版(上接第1版)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葉玉江在滬表示,中國基礎研究正處于向“領跑”升級的關鍵時期,而要達到“領跑”地位,還需要玻爾研究所這樣頂尖的科學研究機構作為平臺,發揮重要引領作用,支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建設,推動我國向創新型國家轉型。
諾獎得主加盟,中外同行點贊
因為身體原因無法長途飛行,李政道此次未能從美國重回中國。但他委托長子、李政道圖書館館長、上海交大講席教授李中清,向海內外科學家表達了邀約與期許:希望這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所成為吸引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品牌,同樣也在若干年后造就一批國際頂尖的科學家。
記者了解到,差不多兩年前,李政道給中央領導寫信,表達了關于建立一個世界頂級的前沿科學研究所建議。他在信中說:“構筑科技強國需要一流人才,我很希望能在上海交大建立一個國際化的科學研究所,主要從事21世紀物理和天文方面的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包括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尋找宇宙中極大和極小間的關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深刻的相互規律,建造第一流的國際學術和生活環境,把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吸引過來,讓他們和國內最拔尖的青年學者一起討論、共同工作。我想,若干年后,一定能歷練出更多的祖國自己的頂尖學者。”這封信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