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說,自己當時并不緊張,因為在她擔任這個可能決定火箭飛行任務是否繼續的關鍵崗位的時候,進行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任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航天員。而當2012年,神舟九號發射的時候,當時只是作為崗位備份的容易再度來到熟悉的大廳時,心情不一樣了。
“那一次非常(地)緊張,從畫面看見航天員走進飛船里,心情非常不一樣,火箭的飛行時間很短,其實主要是靠我們平時的質量管理去保證,航天員坐在我們的火箭里面,怎么讓他安全準確地到達預定軌道,這是我們每一個研制載人火箭人員的責任和使命。那時候覺得那十分鐘,還真是挺長的。”
從始至終,容易總用最大的努力和最謹慎的態度,細心守護著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成功。這讓她在平時的工作里,總是要多想著一點,把每一次發射都當做是第一次發射來對待。
不管走到哪兒,容易身邊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小本子,五次載人航天中,自己的所思所想,匯聚成了本子上這些工整的圖文。包括要注意的事項,每項工作要進行的時間,等等。她把本子分享給同事,供大家學習用。“我們室同事因為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所有的任務都參加,但只要他們讀了這樣一本本子,那就跟親臨現場一樣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