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干部競選花樣頻出 送禮拉關系屢見不鮮
拉著引人注目的宣傳橫幅、貼著鮮艷的個人彩色海報、喊著煽動性很強的支持口號——這是近日河南鄭州市二七區(qū)春暉小學舉行大隊委競選活動的一個場景。
眼下,不少學校都像春暉小學一樣又進入班干部競選季節(jié)。然而,這些本意在選拔一些學習能力強、服務意識好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協(xié)助老師、服務同班同學的行為,卻在家長和孩子眼里變成了爭取“官職”,取得更多教育資源“好處”的捷徑。
“班干”競選花樣頻出
“我們班這次的班長,就是靠請大家吃飯和送禮物當?shù)摹!?0月16日,鄭州市冉屯路小學的學生菲菲告訴記者,剛剛過去的國慶節(jié)自己過得很開心,班里一位同學在這期間,請了很多小朋友吃飯還送禮物,所以最近班里選班干部,“大家都把票投給他。”
“在班干部競選中,除了要學習好,還得人緣好”,“要想競選班干部,很重要的一條是大家都喜歡你。”菲菲這樣總結(jié)道。
在河南鄭州,搞公開競選班干部的中小學越來越多,為了如愿當上學生干部,拍寫真、做海報、拉選票……一些參加競選的學生使出渾身解數(shù),不惜出錢出力“拉票”,甚至還用上了DV,拍攝宣傳片競選,為競選增加影響力。
“大家好,我競選的是文娛委員,我的口號是‘為同學服務,為團體爭光’。”10月11日,鄭州二七區(qū)春暉小學校園內(nèi),來自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小雅在講臺上向全校同學發(fā)表了“競選宣言”。
“小雅加油,我們大家支持你!”她的介紹剛結(jié)束,臺下就響起陣陣助威聲,還有同學舉起小雅制作精美的個人海報,幫助小雅營造“聲勢”。
在老師的示意下,評委提問、做記錄有條不紊,競選繼續(xù)進行。一番流利巧妙的回答后,臺下學生方陣中爆發(fā)出陣陣掌聲,熱鬧程度不亞于一些火爆電視選秀節(jié)目的現(xiàn)場。
據(jù)介紹,這次站在主席臺上接受答辯的共有30名同學,他們都是過五關斬六將一路闖過來的,最終將有19位學生通過答辯和全體1200多名學生的投票當選大隊委。
中小學班干部競選花樣頻出,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競選中賄選、拉關系、送禮現(xiàn)象不斷出現(xiàn),諸如請客吃飯、送文具和玩具等“拉票”手段也在校園里大行其道。很多單純的孩子們沒意識到,這些不起眼的小玩具或者一頓快餐的交易,早已和學校當初開展公開競聘學生干部的初衷背道而馳。
“當干部的不是想當選就能選上的。”鄭州一所中學的初一學生小韶對記者說,班干部很多都是班上家里條件好的,不僅學習好、人緣好、多才多藝,平時就善于通過吃飯、做作業(yè)等小恩小惠的方式“搞關系”,不僅跟老師關系好,而且競選時有“鐵哥們”幫著一起拉票。
為“當官”全家總動員
“現(xiàn)在想當班干部的學生太多了,有時候,甚至校長親自給我打招呼,說班里的某個孩子不錯,讓安排當個班干部什么的鍛煉一下。”鄭州市金水區(qū)一家重點小學的劉老師說,每到開學時,身邊的老師們都特別頭疼,主要是不少家長都想方設法地托關系、請客送禮,“跑官”甚至“買官”。
“以前班干部往往由老師指定,如今都是采取學生投票、選舉產(chǎn)生學生干部,主要是為了兼顧公平。”談起學校通過公開選拔班干部的初衷,鄭州春暉小學的一位負責人說,小學生競選班干部是一堂民主政治的啟蒙課,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民主意識和權(quán)利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真正的鍛煉,逐漸在孩子們中形成“自己的活動自己搞,自己的陣地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的教育局面。
然而,一些教育專家和老師卻認為,由“民主選舉”指導下的競選班干部給了許多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但在很多小學生心智不成熟和家長對競選干預太多的情況下,不少班干部競選都走了調(diào)、變了味。
記者調(diào)查了解到,相對于班干部的頭銜,很多中小學生們最看重的是當了“班頭”后帶來的“實惠”,比如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得優(yōu)秀三好學生等各種榮譽,對升學有幫助。在一些小學生看來,當了班干部,不僅能管別人,可以給同學們安排任務、學校有比賽時決定讓誰去參加,對違反紀律的同學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懲罰,在老師面前有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等。
“現(xiàn)在社會對學校的影響太大了,以至于校園里很難放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一些老師也反映說,家長受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太嚴重,總想把最好的資源都給孩子。尤其是很多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灌輸“當官”的觀念,一些家長甚至直接告訴孩子,“當了班干部,班里面啥好事都會有你,聽我的,肯定錯不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由于希望自己孩子當班干部成為當下很多家長的普遍心態(tài),使得中小學校園里孩子的班干部競選活動背后有太多家長的影子。
“每到孩子競選的這幾天,我們是全家總動員,有幫孩子準備衣服的,有幫孩子寫演講稿的,還有找廣告公司給孩子印競選海報的,和國外搞競選的都有一拼。”談起自己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擔任班干部,鄭州市民何先生說,現(xiàn)在競爭太激烈了,平時不僅要經(jīng)常給孩子零花錢用來請同學吃吃飯、送點小禮物什么的,必要時還要跟老師“走動”一下,請老師“照顧照顧”。
“主要是想讓孩子更多得到老師的關注。”談起為何非要讓自己的孩子當班干部時,不少學生家長們都說自己有“苦衷”:因為孩子當了班干部,和老師接觸的機會多,更容易得到關注,對評優(yōu)等有很大幫助,而且有利于孩子培養(yǎng)組織和管理能力,在班級里紀律、學習方面也會起到一定的自覺和約束作用,這樣,做家長的省心不少。
誰幫孩子從“名利場”突圍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如今的班干部競選悄悄變了味,因為看到當選班干部帶來的“好處”,不少中小學生癡迷“當官”。有的班級為了平衡“僧多粥少”的局面,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班干部頭銜,班干部隊伍“臃腫”也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
“公開競選,很公平,對孩子來說是個挑戰(zhàn)。”鄭州春暉小學的李玉娟老師說,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被重視、被肯定。所以說,小學生想當班干部,這件事本身并沒有錯。相反,孩子們通過競爭上崗,把自己的才華向全校數(shù)千名師生展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能極大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和綜合能力。
“學生想當官,敢于競爭上崗和善于表現(xiàn)自己,通過才華展示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并非壞事。”共青團鄭州市委12355心理咨詢中心的袁林芳認為,家長和老師對“為何當官”應該做正確的引導。班干部的內(nèi)涵是奉獻、義務和責任,在競選過程選擇主要班干部還得看能力和服務同學的意識,對于這些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中的孩子們來說,競選班干部不僅僅是榮譽,更重要的還有責任,尤其是集體意識。
這種說法得到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的認同。孫瑞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孩子因為太懂得職務背后的權(quán)力,所以對競選充滿了熱情,所以才會想辦法拉選票。“當前的教育缺失一種精神的教導,孩子競選班干部更是如此。競選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和模式應該體現(xiàn)出誠實、公正、友誼、責任、助人等等精神,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為實現(xiàn)這種教育精神而努力。”孫瑞雪說。
有教育界人士擔心:過早地讓處于天真爛漫階段的孩子接觸“名利場”,將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及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小小年紀就知道了當官的諸多好處,是給了如今的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如此急功近利的行為,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恐怕弊多利少。(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王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