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來說是滅頂之災
李長青的家中,如今已經幾乎沒有李華生活過的痕跡——根據這家人遵守的傳統習俗,孩子用過的東西都燒掉了。李長青和妻子暫時沒有回家住,甚至連家所在的區域都不敢靠近。
從前,這個16歲的少年會幫父母看導航、點外賣,組裝家用電器。如今,李長青和妻子出門吃飯,點的還是兒子愛吃的菜。夫妻倆近期去南京時,想起上次到火車站,一家三口還穿著定制的親子裝。
李長青總會夢見兒子“遇到了很大困難”,他在夢里喊:“回來吧,有什么事情我們都能一起承擔。”他一直覺得,孩子不是真的想自殺,不然不會寫完作業、寫好檢討,還帶著家里的鑰匙出門。
他懊悔對孩子的“正常”沒有任何警覺,“如果晚上他發泄出來,可能也就沒事了。”
這是松華市今年發生的第4起中學生墜亡事件。第3起發生在李華墜亡6天前,11月26日。當地的家長微信群曾轉發這條信息。
李長青記得,自己也看到了那件事。他想起松華中學的學生間流傳著“省中教學樓,一跳解千愁”的順口溜,想和孩子聊一聊。但傅紅覺得這是“負能量”,怕影響孩子,還特意把手機里的信息刪掉了。爭論過后,夫妻倆決定不談論它。
李長青說,那之后第二天,李華放學回家主動談起那件事,他從同學那里聽說了。飯桌上,這個話題沒有進行下去。每次回想起來,李長青都說很后悔當時沒有聊開。
校長陸志遠告訴記者,姜老師教學能力強,在學生中聲譽不錯。前述松華中學畢業生告訴記者,姜老師算是“嚴師”,但在學生中口碑很好。
陸志遠說,事發后,分管校長與李華的老師、好朋友聊過,他們都沒有發現李華有異常表現。
據這位分管校長介紹,高一新生報到時,學校曾給每名學生一張“家庭學校共同教育協議”,上面寫明了學校的規章制度,第一條就包括不能作弊。學生和家長要簽名才能完成報到。他表示,學校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如果學生考試作弊,會視嚴重程度進行口頭批評教育,乃至給出通報批評、開除學籍等處分。李華所在的年級曾有約20名學生因為在正式考試中作弊遭到處分。
“每一次學生意外都深深刺痛我們的心,每一個孩子背后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家庭教育、學習狀態和個性氣質,我們不回避責任,更要有教育擔當,也期盼全社會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我們將在痛定思痛中深刻反思,優化教育管理和教學方式,進一步做好家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等工作。”松華市教育局表示,對這次事件,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將盡最大誠意和家長溝通,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共同從悲痛中走出來。
向松華市教育局反映情況后,李長青曾得到一份口頭答復,稱學校補課不違規,教師的行為正常合理,不違規。
但李長青認為,補課是“明顯的違規”,且規章制度中的懲罰方式不合理,“這個年紀的男生是自尊心很強的時候”,他覺得,讓孩子當眾念檢討太傷自尊,通報批評、處分都沒有這個傷害大。
“對普通人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消息,但對我們來說是滅頂之災。”李長青說,他希望所有的父母、老師都能從自己的悲劇中吸取教訓,更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在批評懲戒孩子的時候,更注意方式方法。
李長青和傅紅回憶,李華對未來有很多想法。他想過學電子專業,但又覺得“那都是高精尖,很難的”,決定把它作為愛好。他想過學傳媒,也想過學醫,因為“(中國)鄉村很需要這個”。最近,他的計劃又變成了考軍校。
父母記得李華說過,高考完就要去打工,大學期間也要勤工儉學。“其實只要能在社會上立足,有份工作就行了。”李華曾對父母說。
2018年12月2日晚,這個男孩爬上了11層樓頂天臺。
?。ㄔ}為:《令人扼腕的中學生墜樓事件》)